第六十四章 有點神秘的姐夫(2 / 2)

三天後,顧平回來,便進入了節前慰問階段,先到各單位轉了一圈,又去鄉鎮跑了跑,新年就在眼前了。

新來的寧縣長這段時間表現還算不錯,基本圍繞顧平工作安排在轉,人也很謙虛,縣委辦唐新華找了一次,陪著笑道:“寧縣長配個秘書吧,可以節約出不少時間來謀劃大事。”

寧樹斌卻婉言拒絕了道:“反正節前也沒什麼事兒,還是等來年吧。這段時間,我的主要任務是向大家學習,要秘書也沒什麼用。”

唐新華從寧樹斌那裏回來後就說寧縣長清廉,沒架子,好相處,應該是個不錯的縣長。

這話傳到顧平耳朵裏,顧平就用半開玩笑的口吻問唐新華道:“在你唐主任的觀念當中,一個好領導的標準就是清廉、沒架子、好相處嗎?”

唐新華就不敢說什麼了,隻好笑笑。因為一個好領導到底什麼標準,誰也說不清楚,清廉、沒架子、好相處倒是沒錯,可要是無能,又怎麼能算得上好領導呢。那麼再加上能力突出這一條呢?恐怕也不行,在老百姓眼裏還需要加上親民。在企業家那裏還需要加上愛護企業。在學校教師那裏還需要叫上關心教師。在學生那裏還需要加上愛護學生。總之,所有企圖一言以蔽之的論調,恐怕都是要出問題的。

汪建設被省紀委帶走後,大家還發現顧平一個非常大的變化,那就是脾氣一天天見長了。在大家的印象中,顧平向來是比較民主的,無法決斷的問題先跟幾個副書記商量一下,然後上常委會表決,最後做出決定。近來卻有很多事情,隻給幾個副書記通了一下氣,就拍板定了下來。比如此次副科級幹部評定的事情,市委給了縣裏三十個名額,顧平就一口氣定了十二個。這在過去可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

召開常委會的時候,有些人不免有些不大樂意,就含含糊糊地提了出來,列席的人大、政協和工礦辦也有意見,說縣委要是這樣一攬子搞定,大家的日子就沒法過了。

顧平就含笑問道:“那是不是先開個分贓大會啊?”

其他人就不知道說什麼好了。顧平這才道:“建議權大家都有,而且大家建議的人選縣委也都一一作了充分、認真、細致的考慮,該解決的肯定會解決,但是也不能逼著縣委做沒有道理的決定。”說著指出了幾個大家建議上來的人的問題,接著道:“你們說說,像這樣的幹部,能提拔嗎?要是把他們提拔起來,老百姓恐怕是罵娘的。另外,縣委也要考慮方方麵麵的因素,不能厚此薄彼。今年解決的少了,明年可以適當予以傾斜,但總要有個先後順序。”

大家嘴上不說什麼,心裏卻擰了一個疙瘩,話裏話外難免含沙射影、指桑罵槐地指責顧平過於霸道。隻有寧樹斌整天掛著一幅笑嗬嗬的麵孔,無論誰給他說起顧平的不是,都不接茬。實在躲不開了,就給對方解釋說:顧書記這樣考慮也有顧書記的道理,不能一概而論。其實等於什麼也沒有說。

再往後,大家就開始說寧樹斌耍滑頭了。又不知道從哪兒得來小道消息,說寧樹斌是市委寧書記的親侄子,便又認為寧樹斌之所以耍滑頭,其背後恐怕有更大的陰謀。

陶如軒的副科也解決了,先是按照顧平的意思給了個縣委辦督導員的虛職,後來新來的組織部長俞洪敏建議說,小陶工作能力強,群眾基礎好,不應該隻任個虛職,起碼應該掛個政府辦副主任,而且別的縣也是這個規矩。顧平就跟寧樹斌通了一下氣。寧樹斌說,俞洪敏的意見其實正是他想說的。陶如軒的職務就這樣定下來,不過平時工作還在顧平身邊,政府辦那邊隻報到了一下,也就再沒有去。

年紀輕輕就走上了政府辦副主任的位置,不免惹來別人的一片嫉羨的目光,就有人研究起了陶如軒的升遷之路,研究來研究去就發現陶如軒每往上走一步,都是踩著別人的肩膀上去,而後又將給自己搭階梯的人踩垮。曲家聲如軒,梁紅豔亦如軒。由此可見,陶如軒是多麼的心狠手辣。那麼下一步該是誰來呢?分析者沒說,卻給大家留下來誣陷的遐想空間。

稍作分析就知道這話是從宣傳部傳出來的,目的就是要斷章取義,離間陶如軒和顧平的關係,用心何其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