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以靜製動(2 / 2)

陳天成便奉承了起來,操一口別扭的普通話道:“古人雲: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想不到第二次見麵,就要叫你陶縣長。”

也不知道是第一次印象不好,還是這位新加坡華僑尖嘴猴腮的相貌讓陶如軒討厭,陶如軒在朱立安的伺候下落座後,便不客氣道:“陳先生是認為我升的太快了嗎?”

那位陳天成馬上就是一臉窘迫,急忙連連擺手道:“陶縣長誤會了,鄙人絕沒有這個意思。相反的,我認為陶縣長年輕有為,肯定會步步高升,說不定今後能為國家領導*人。”

陶如軒道:“我可沒有那麼高的奢求,恐怕也沒有那麼大的能耐嘛。不過,也借你吉言吧。”說著自顧自地點了一支煙抽了起來,又往桌子上瞟了一眼,見桌子上空空如也,也知道自己不來,朱立安不能擅自點菜,卻還是對朱立安玩笑道:“朱局,說了是請我吃便飯的,難道讓我啃桌子嗎。我給你說,為了吃你這頓飯,我可是空著肚子來的。”

其實並不怎麼好笑,朱立安卻笑了起來,順著陶如軒的話道:“陶縣真會開玩笑,要是陶縣吃桌子,我們恐怕就隻敢吃桌子腿了。”

瑞泰老板一直在旁邊候著,朱立安便向他招招手,老板從服務員手中接過菜單,雙手遞到朱立安的手中。朱立安這才將菜單遞給陶如軒,道:“陶縣點菜吧。”

陶如軒卻要故意為難一下朱立安,翻了翻菜單道:“最近可一直在抓公款吃喝之風,朱局不會讓我犯錯誤吧。這頓便發是交通局的公款還是你個人請?”

朱立安既然來瑞泰吃飯,那便說明交通局的日常接待都在這裏,沒有朱立安自掏腰包的道理。但是陶如軒這麼一問,朱立安就不好說是交通局的費用了,卻又要做的更加真實一些,便對老板正色道:“陶縣是最痛恨公款消費的,今天的飯費不準記賬,由我個人結算。”

瑞泰老板這個那個了兩句還是應了,可能是覺得讓朱立安自掏腰包過意不去,又加了一句道:“既然是朱局掏錢,那就打八折吧。”實在是一句畫蛇添足的話,看來是個沒怎麼見過世麵的。這種情況要是在洪福樓,老板肯定會處理的更加圓滑一些,或者幹脆什麼也不說就是了。朱立安也不過是嘴上說說,哪兒能真去掏這個錢。

陶如軒也不會真去點菜,隨便翻了翻菜單道:“菜我就不點了既然是便飯,就隨便一些吧。”

朱立安卻不好隨便,這個那個點了七八了,直到陶如軒說行了,才停了下來。

既然陳天成在這裏,朱立安剛才電話裏又說是方華民的安排,陶如軒便對朱立安的目的非常清楚了,無外乎是還要說金屬鎂廠的事情,便故意把話題往別的地方扯談。

“朱局,交通局的工作不歸我管,我不好說什麼,但是作為汾城的一個普通公民,我想給你提一條建議。建議你們交通局在公路建設方麵加強監管力度,不能再搞今年修了明年再修那一套了,浪費國家財產不說,老百姓永遠走不上平坦路,怨氣也會很大。既然修一次要有一次的效果,起碼應該保障三至五年不再出問題。就拿城門口的一段二級路來說,我發現你們幾乎年年都要修,可大家年年走的都是爛路,到底怎麼回事,有沒有找找原因……”

陶如軒滔滔不絕地說著,朱立安的臉上就不是一陣紅白,也隻好是是是地點頭應著,卻也不會怎麼上心。年年修路年年壞也是明白的事情,修一次便有一次的收入。比如十萬元的預算,真正能用到修路上有五六萬也就不錯了,加上中間的克扣盤剝,年年修了年年壞也就不足為奇了。

朱立安臉上不時一陣紅白,也隻好是是是地應著,想要岔岔開話題,又見陶如軒說的興味正濃,也不好阻止,就那樣別別扭扭地一邊點頭一邊還要說兩句奉承的話。

其實陶如軒根本不懂交通局這一攤子工作,隻是要給他寫難堪,讓他擺正自己的位置。

說了一會,飯菜上來了,朱立安就招呼陶如軒吃飯,又親自給布了菜,顯得比先前更加殷勤了。陶如軒卻隻是不理會他,無論他做什麼,都好像是應該的一樣,頂多用手擋一下。

酒是必不可少的,朱立安早預備好了,因為是便飯,也隻有三個人就隨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