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終見分歧(1 / 2)

可能是西方人的性格所致,喬治的話嘮程度不亞於遠在昆明的劉石頭,幾個時之後,唐城他們再也沒有人稱呼喬治那繞口的名字,而是稱呼這個精力旺盛大鼻子的另一個名字,黃毛。喬治明顯對自己的這個新名字有些抵觸,唐城那好,就給你換一個不那麼貶義的名字,叫話嘮如何,喬治想了好一陣,最後認為還是叫黃毛順口些。

“上帝呀,你確定你們是要去高黎貢山嗎?”得知唐城他們準備翻越高黎貢山之後再渡過怒江回國,喬治的眼睛瞪的溜圓。“你知道我是個飛行員,我能飛在半空中,自然會比你們看的遠,要知道高黎貢山一線早已經出現了日本羅卜頭的軍隊,就你們這幾十個人恐怕很難翻越高黎貢山日軍的防線,而且從這裏到高黎貢山還有很遠,我也不認為你們隻靠吃野菜能活著翻過高黎貢山。”

喬治的直言不諱並沒有引來唐城的嗬斥,因為他知道這個美國大鼻子的沒錯,隻靠野菜湯的確不能維持他們的體力。不過日軍已經在高黎貢山一線駐了兵,這倒是令唐城大吃一驚,沒想到日軍的速度會如此的快。後撤回國的路線早已經被唐城推演過多遍,從黃漢舉離開返回畹町開始,唐城每最仔細的事情便是推演計劃和尋找合適的路線。

按照唐城他們行進的方向,最先遇到的城鎮就該是孟關,到達孟關之後,回國的路線便會有兩條。一條是從孟關轉到西北進入印度境內脫離日軍的追擊,另一條便是唐城事先計劃好的路線,從孟關轉向東北直上,翻越高黎貢山之後渡過怒江直接回國。喬治既然高黎貢山一線已經有了日軍的蹤跡,那就明孫布拉蚌已經失守,那麼這條路線該是走不成了,為今之計也隻有按照第五軍軍部的路線撤往印度。

黃漢舉弄來的緬北地圖早被唐城翻看到已經熟記於心的地步,即使不用打開地圖,唐城也知道從孟關轉到西北之後,必須先越過在緬北地區大名鼎鼎的野人山之後,才能進入印度境內。野人山方圓五六百裏,每年5月下旬到10月間,是野人山的雨季,雨季不僅使森林裏的蚊蚋和螞蟥異常活躍,而且是回歸熱、瘧疾、破傷風、敗血病等傳染疾病的高發期,野人山的蚊蟲、毒蛇、瘴氣更是讓人防不勝防。

走野人山這條路線原是唐城的後備路線,是萬不得已的時候才會實施的一條路線,唐城沒有想到自己的好運氣似乎已經到頭了,眼下看來,他也隻剩下這條路可走了。和喬治聊過之後,唐城並沒有聲張高黎貢山一線已經出現日軍的消息,知曉此事的也隻有唐城能夠放心的侯三幾人。侯三他們幾個的性命早已經和唐城綁在了一起,不管唐城選擇了哪條路線,他們幾個人隻會無條件服從。

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日軍已經出現在高黎貢山一線的消息還是被喬治無意間走了嘴,得知此事,董連成和周超幾乎同時找到了唐城。“唐長官,那個美國大鼻子高黎貢山已經有了日軍,就咱們這些人想要闖過日軍的防線,顯然不大可能,咱們是不是要換一條路走了?”早起開始的綿綿細雨這會下的已經有些大了,唐城心裏煩躁,也就沒給董連成和周超好臉色。

“這是先前從日軍手裏繳獲來的一些文件,目前我們還不知道孫布拉蚌是否失守。不過從日軍這些文件看來,他們的確是有這個行動計劃,一旦日軍攻下孫布拉蚌,他們是一定會封鎖高黎貢山的。咱們原定的路線是必須翻越高黎貢山,再渡過怒江直接回國,可如果喬治的是真的,那咱們現在基本上就是已經被日軍截斷了回國的路。”幾件雨衣搭成的雨棚下麵,代替唐城話的譚飛拿著繳獲的日軍文件給董連成和周超做著介紹。

“我看咱們改道去印度吧,五軍軍部當初的路線可就是撤進印度,是英國人在印度邊境接應咱們後撤的**部隊呢。”周超看似自言自語,眼神卻在瞟著唐城,他知道真正拿主意的人還是唐城。

不用唐城回答,譚飛就已經搖著頭鄙視的看著周超,“你傻呀,你真以為咱們是兵將呀。日軍現在肯定在邊境上等著咱呢,就咱們這幾百人,怎麼過去印度邊境?再這中間還隔著一個野人山,野人山就連緬甸當地人都不敢輕易進入,更別要橫穿野人山才能進入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