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西郊天王墓的路上,老古給我們講述了一些關於這座墓的傳說。據說,武悼天王冉閔,兵敗後在遼寧被殺,後來前燕的君主追封他為武悼天王,其實並不是因為尊重他,而是因為在遏陘山將冉閔斬殺後,山左右七裏草木全部枯萎,蝗蟲大起,自五月起天旱不雨,直至十二月。古人迷信,認為斬殺冉閔惹了天怒,於是才追諡祭拜,而在祭拜當天,天降大雪,不得不說非常的神奇。
作為一位民族英雄,冉閔的不管是生前還是死後,都不乏大批的追隨者,即便是當今,一些知道冉閔生平事跡的人也對他推崇有加。冉閔舊部,有兩個曾經做過摸金校尉的老兵,在冉閔兵敗之後,偷偷的注意著冉天王的行蹤,一路從中原追蹤到了遼寧,當時鮮卑貴族不允許百姓們祭拜冉閔,對埋葬冉閔屍體的地方看管的很嚴,尤其是天降大雪之後,別睡百姓,就連鮮卑貴族都相信了冉閔是天命之人,於是更是不允許有人靠近埋葬地。
那兩個老兵半生追隨冉天王,不忍心冉天王客死異鄉,就打算用自己的手段把冉天王的屍骨盜出來,送他魂歸故裏。這兩個人扮作樵夫,在附近起了一間茅草房,兩人輪班,一個在山上打獵、砍柴,到城裏換些銀子,維持生計,另外一個則是不分白天黑夜的在茅草屋裏打盜洞。
足足用了一年的時間,兩個人才通過盜洞,把冉天王的屍骨取了出來,然後利用一年間打獵積攢下來的毛皮,扮作毛皮販子,回到了冉天王的老家內黃,也就是現在的安陰市境內,當地的百姓和工匠們聽說了這個消息,秘密的聚集在一起,自發的為這位華夏史上足以位列三甲的民族英雄修建了陵墓。
“據說,冉天王墓和其他的大陵墓有所不同。但凡王侯將相的陵墓,因為怕人盜墓,所以在墓穴造好之後,基本上就會把造墓的工匠們活活的悶死在裏麵,防止陵墓結構外泄,千百年來,都是如此,所以有經驗的工匠們在修建墓穴的時候都會在墓穴裏留出一道活門,以備不測。可是,據我所知,冉天王墓裏,是沒有活門的。”老古對那段曆史似乎非常的熟稔,給我們講了一路,最後終於說到了古墓上。
“古教授,為啥你對這些事情這麼清楚,這些都是這裏的傳說麼?為什麼偏偏這座墓沒有活門啊?”靜兒歪著腦袋,眨巴著漂亮的大眼睛向老古問道。
“臭丫頭,都說了喊我老古了。”老古打了個哈欠,“當年那兩個把冉天王屍骨盜回來的老兵,有一個就是我家的祖先,這些事情也是家族裏代代流傳的故事,我當然清楚了,至於冉天王墓為什麼沒有活門,那是因為這座陵墓是當時的人們自發為冉天王修的,沒有人督造,也沒有人會殺死工匠,自然也就沒有必要留活門,不過……據說在陵墓竣工的時候,原本冉天王手下禁衛軍的殘部,百多名士兵自願的留在墓中給冉閔大帶殉葬了。”
“自願殉葬?這不可能吧!”靜兒再一次叫了出來,“哪有人吃飽了撐得會自願給別人殉葬的?”
“靜兒啊,這就是你不懂了,在古代,那些忠臣烈士們,有不少都是樂意給英雄帝王殉葬的,那時候啊,人們的心裏,還有信仰存在,不像現在……”一直沒說話的瞎子,插了一句。
“秦漢魏晉從來沒有亡國後自殺的大臣,因亡國而自殺,是從冉閔的魏國開始的,當時殉國的,大臣和士兵都有,冉天王的一世英名,也算沒有白費。”老古感歎了一聲,指著前麵一個路口說“這裏往右拐。”按照老古的指揮,我把車開進了一個山溝子裏。
“好了,下車吧,前麵的路,就不能靠汽車了。”車子停在上路的盡頭,老古第一個跳下了車,從後備箱裏拿出了屬於他的那個大背包,背在背上。我們三個也分別取出了各自的背包,說起來,我這個背包卻是最大的,沒轍,除了背著一些下墓需要用到的東西,我的背包裏還有一些專門用來對付妖魔鬼怪的家夥,其中甚至包括我那把英格拉姆M10衝鋒槍。
跟著老古在山溝裏走了一陣,老古帶我們走到了一個山洞口。山洞並不深,隻有幾米的樣子在山洞裏麵,有一塊殘破的石碑,我湊近了看了一眼,石碑上分明寫著“魏武XX王”之類的字眼。
“這就是陳教授說的地方?我說,既然發現了,為什麼這裏沒有任何保護措施,就連這塊石碑也是這麼丟在這裏的?這簡直是犯罪!”一考古學者為目標的靜兒看到這種處理方式簡直是義憤填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