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進了菜園,沒有直接往為林媛媛專門建立的院子而去,而是半道停在了路邊,小魚扶著林媛媛下了馬車,一旁的地裏蓋著用白色油布遮擋的大棚,不少人正在忙碌著在整理大棚裏的地。

林媛媛抽回了在小魚手裏的手,自己抱著暖爐走了進去。

白色的油布非常的結實,重量也不低,竹片做的拱架兩旁還用了木頭進行支撐,帳篷最高處是一米八,對於隻有一米五多的林媛媛來說走在裏邊非常的輕鬆,但是幹活的漢子大多都要微彎腰低頭才行。

一個棚子的地被分成了兩塊,中間作為了道路,可以方便照顧兩邊,每五米的位置留出了一個炕口,那是燒炭加溫用的,不能太高,免得把油布給燙了,又不能太低,以免造成周圍蔬菜作物因為太熱而不舒服。

五米一個口可以更好的控製溫度,讓溫度均勻,埋設地龍太過麻煩,而且菜園那麼大的麵積全部埋設地龍也不合適,采用炕口燒炭或者燒柴都可以,既方便消耗又不大。

炕上還可以放鍋,這樣水加熱的過程中散發的水汽又可以保證大棚的濕度,以免過於幹燥,每個大棚的長度是五十米,寬度是兩米半,一個人管理十個大棚,每人手下又有五人,配一頭耕牛,還有林媛媛提供的新農具,使得工作難度減少了許多,六個壯漢能夠輕鬆的完成自己大棚裏所有的工作。

每個大棚之間有一米的空隙,每兩行大棚之間會留出一條寬五米的道路供馬車通行,菜園裏的蔬菜林媛媛並不打算就近賣,這些菜都要運去北方,隻有在那邊才能賣上大價錢。

而這自己相公交給自己的契約中在北方就有兩個大酒樓,到時候自然少不了用菜,而且這醉仙樓雖然不在自己手中,但是自己卻也了解了這醉仙樓的作用,既然是自己相公收集信息用的,那麼更要吸引人才行,這醉仙樓在大元繁華地方幾乎都有分店,需要的蔬菜不是一點兩點,而林媛媛也給自己名下的酒樓做了新的打算,冬季賣火鍋,簡單明了,火鍋最少不了的就是各式蔬菜。

冬季是酒樓的淡季,因為天氣寒冷,多多少少的都會有影響,即使節日繁多,但是由於缺少食材,能夠供應上的自然也就少了。

不過這些都是一本計劃書就甩手給了於智明去弄,於智明將這些計劃書交給了自己手下信得過的人去忙活,自己卻不再像之前跟男主子那樣自己做自己的,等待上麵的召喚,而是隻要一將事情吩咐下去就會守到林媛媛身邊,沒有任何事情比女主子的安全更重要。

而在自己不再的時候,於智明也會派人在暗處進行保護,隻是這些人林媛媛都看不到,而林媛媛也不過問,主子不問,於智明也不會主動去提。

大棚的搭建林媛媛很滿意,雖然透光度依舊比不上前世的塑料薄膜,但是卻已經是極好了,防風防雨性不錯,而且招來的人都非常的熱愛土地,幹活都特別的紮實,著大棚架子的密度比自己所想的要高,而且作為拱架用的竹子也非常的厚實有韌勁,足以抵抗風雪的傾軋。

大棚並沒有全部完工,這是最先開工的,目前為止也才完成了十個大棚的建蓋,剩下的搭建好的支架有十座,隻是還沒蓋油布,其他的都還沒動手,這搭建的工作都分成了好幾個步驟來完成。

一部分人砍伐需要的竹子,一部分人將砍下來的竹子破開,一部分人翻地,地翻好一部分後就會再從中抽出一部分人進行搭建,一步步的搭配來建蓋,以免耽誤了育苗的時間,這先蓋出來的大棚就是育苗用的。

林媛媛帶來的種子就是要在這十個大棚裏種植的,十個大棚看起來極多,但是其中還要抽出四個大棚用來種植蘑菇,因為收集菌種的時候已經晚了,雖然是采買讓人收集的,但是得到的數量卻不多,四個大棚已經算是非常的多了的。

菌袋的做法太麻煩了,林媛媛打算用簡單的菌牆培育法,所以占地麵積就大了,不過新鮮的蘑菇在冬季那價值可就不一般了,就是幹品,那價錢都不低,而這收集到的四箱菌種其實就是最常見的四種蘑菇,草菇、冬菇、金針菇、平菇。

這四種蘑菇是最常見的,也是現在人最容易接受判斷是否有毒五毒的蘑菇,當初林媛媛特意畫了四種蘑菇的樣子讓於智明去收集的,每一種蘑菇送來的時候都是連著根部的泥土一起,花費了不少的功夫才整理了四大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