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初下,燕都皇城五步一盞的華燈逐漸明亮,紅牆碧瓦間,一輛華麗的馬車行駛在甬道內,馬車四角懸掛著亮堂紅豔的燈籠,將四周都映襯著紅光。
馬車的湘簾是用圓潤的玉珠串配而成,馬車移動中,隨意搖擺,玉珠相擊發出姍姍之音,縈繞在皇城裏宛若一首動人的歌,牽扯著無數女子的心。
這是鳳鸞春恩車,是皇上召喚嬪妃侍寢的車,多少女子因為玉足榻上了此車而榮光萬裏,風光無限。
鳳鸞宮內,蘭珍跪在榻前,用一種很合適的力度握著一把沉香色木槌榔為歪在榻上假寐的皇後捶腿。
轉眼便又是一月,大燕國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時節就是臘月,眼下整個燕都皇城都是銀裝素裹,日日飄雪,肅穆莊嚴的宮殿,碧瓦紅眼,皆化為冰雕。
這燈光一照,冰麵又能反射出一層光芒來,錯根盤結,相互交織,整個燕都皇城就如同一個美麗的琉璃球,美不勝收,與春夏秋三季景色截然不同。
而鳳鸞宮內也在短短的一月之內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姝離向來仗著自己是皇後的隨嫁侍女,與皇後情意不同他人,向來與教育皇後男女之事的教養嬤嬤張尚宮頗為不合。
不日前更是不知為何與張尚宮公然動起手來,皇後責備她以下犯上,不尊老者,罰她跪在宮門口麵壁思過,以示警戒,誰知許是天寒地凍,姝離承受不住苦楚,也或者是因為被罰而心中難過,一頭撞死在鳳鸞宮門口。
皇後心中既是心痛又是自責,再見不得張尚宮,感覺看見她,就能想起姝離的死來,便也以年老為由給攆了出去。
於是,入鳳鸞宮不久的蘭珍鯉魚一躍成為鳳鸞宮的大侍女,規規矩矩的正三品女官,成為鳳鸞宮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成為燕都皇城眾多奴仆之中的佼佼者。
至於姝離的死因真相如何,可想而知。
聽見遠處若隱若現的珊珊之聲,皇後猛的一下睜開了眼睛,蘭珍捶腿的手便也停止下來,皇後驚訝道:“這是什麼聲音?”不等蘭珍回答,又自言自語道:“是,鳳鸞春恩車上的玉珠聲,對不對?”
蘭珍溫和道:“是!”。
聽聲音那鳳鸞春恩車自然不是來鳳鸞宮的,但是皇後臉上的喜悅之情卻難以掩蓋,難得一見的怪事,一個做妻子的瞧見自己的丈夫臨幸別的女人而喜出外望。
“皇上、皇上他終於召喚後宮妃嬪了……”皇後有些激動地說道,自從一月前,皇上迎娶了燕貴妃,便出現了一種逆反情況。
曾經在百花群中流連忘返的他,再也沒有召喚過妃嬪侍寢,而新娶的燕貴妃自然也隻有獨守空房的命運。
聽聞新婚之夜,皇上連衣裳都沒有褪去,就更別提侍寢了。
於是整個後宮的女人心中都燃起了個可怕的念想——皇上該不是要戒色了吧?
那麼就意味著整個後宮的女人都會成為聾子的耳朵——實至名歸的擺設。
故此估摸著今夜裏,無論皇上召喚了誰,後宮裏將會出現一個特別異常的現象——無論有沒有承寵都高興,真真正正地做到“闔宮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