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內,和樂融融一片,卻依舊在和睦之中顯露著皇家特有的詭異氣氛,皇上率領文武群臣、後宮妃嬪等人一同跪地給太後拜壽。
“兒臣恭賀母後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臣等恭賀皇太後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皇太後千歲千歲千千歲……”皇太後瞧著跪倒在自己腳下的數之不盡的人,聲如鍾聲般洪亮的恭賀之聲,一股自豪感、榮耀感從心底油運而生。
“平身……”簡短而威嚴的二個字,卻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權利,而這種“權利”是她耗盡一生心血而換來的。
皓天扶著皇太後坐在了龍椅旁邊的鳳椅之上,太後看著今日由帝後親自操辦的壽宴,很是滿意,很是高興地拍了拍他的手,難為他總算是想明白了。
蘭珍的身影幾乎可以說是淹沒在女眷們的坐席裏,看著他們母子此時如何和睦融洽,一副母慈子孝的模樣,倒是覺得他們不如往日那般是皇太後與皇上,而隻是一對單純的母子。
心中暗想皇太後許還會在心中稱讚她,因為是她說服了皇上重新接納了西涼國的女人,消減了他心中對西涼國的恨意。
在太後的眼中,這是她唯一存在的價值。
待一切虛禮過後,太後道:“數月之前,有官員上奏,說皇上年歲已大,更是立後納妃多年,理應‘還政於君’,更有心懷不軌的亂臣賊子,散播謠言,為亂朝綱,說哀家貪慕權位,牝雞司晨,不願讓出政權,給大燕國脈帶來厄運,導致國運不昌,今日,哀家便借此大壽之際,下一道懿旨說明此事,此後,若再有人敢妖言惑眾、扭曲事實,定斬不饒。”
太後話音落下,便有負責傳旨的公公捧著明黃色的聖旨,有條不紊地展開,用一種宣旨的獨異語調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太後詔曰,永慶十年,先皇駕崩,舉國嚎哀,皇長子順從天命,登基為皇,改國號為崇明,然皇上年幼,難以處理政務,外有敵軍趁新皇根基不穩入侵邊疆,內有亂臣賊子以下犯上,欺吾皇心智不熟,哀家迫不得已,垂簾聽政,協助新皇守護大燕江山,至今十年有餘,如今皇上日益長大成人,明是非、辨忠奸、懂國策、善為君,理應‘還政於君’……”。
蘭珍聽到此處,心中不由冷笑一聲,皇長子順從天命,登基為皇?
這句話裏藏著多少血腥?怕是許多在場的老臣子都心中有數的。
亂臣賊子以下犯上,欺吾皇心智不熟?
這裏所謂的“亂臣賊子”怕是也包括她的父親吧!想到這一層,心中那一丁點兒的惻隱之心,終究也被仇恨湮滅得幹幹淨淨了。
皇太後碧眼明眸,悠然自得地聽著,等待著後麵的內容,然而傳旨的公公卻拖長著語調念道:“欽此……”。
頓時一下子便臉色慘變,還未反應過來,皓天便上前跪地道:“兒臣謝母後……”皓天在太後麵前狠狠地磕了一個頭,那磕頭的聲音就好像一顆從天而降的巨石打落在皇太後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