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為何不敢打你(1 / 2)

轉眼又是新入入宮的日子了,較去年而言,今年的新人也並不多,除卻麗貴妃提到的王禦史家的千金王潔雲,另還擇了兩位,說是從無數個參選秀女之中挑選出來的佼佼者,實質也是內定名額的。

一位是慕容皇家的外係族女,閨名尹姬,年方十八歲,何為皇家外係族女?就是身體流淌著慕容皇家血液的女子,也就是說是皇家的公主外嫁之後而生下的子孫後代。

永慶年間,先皇同父異母的姐姐,當時的大公主,也就是皓天的姑姑下嫁尹氏,因為先皇與這位公主的年紀相差大約有十歲,此時,入宮的尹姬,已不是皓天的平輩,按著輩分而言,應該是侄女兒。

尹氏在先皇期間本也是輝煌一時的,隻因先皇與大公主一母同胞的兄弟福王爭奪皇位,先皇登基之後,尹氏也慘受牽連,這些年便也逐漸敗落。

此時召喚尹姬入宮乃是為了拉攏當時偏向福王的族人們,因為先皇乃是背負殘害兄弟的罪名登上皇位,在位期間對於其他兄弟也是一味的打壓,皓天繼位之後,因年歲太小,皇太後又是異族女子,對於慕容皇室族親鮮有提拔,故此導致如此慕容皇族人丁不旺,皇族成員也鮮有成就者。

皓天為了緩解族人之間的矛盾,故欽點尹姬入宮,破例直接封為嬪,封號為“順”,人稱“尹順嬪”,賞賜“永澤宮”,寓意“永沐恩澤”。

還有一位是貴族千金長孫氏,閨名風華,年十七歲。

大燕五大複姓貴族分為:南宮、琅琊、上官、長孫、歐陽,此五族人乃是跟隨大燕太祖打下大燕江山的家族,屬於開國功臣。

歐陽一族因為在大燕太祖之時就涉及謀逆之罪,被全族殲滅,另外四族人在大燕數百年的曆史裏,起起落落,到永慶皇帝這一朝,還能保住祖上名望的隻有南宮、琅琊、長孫三族。

南宮一族又在這一朝被全族誅滅,另外兩個複姓貴族也開始備受冷落,琅琊氏已經出了一個蓉妃,故此此番提拔了長孫氏,表明皇上重新啟用貴族之後的意願

,同樣直接封為嬪,封號為“禧”,賞賜“嬿婉宮”人稱“長孫禧嬪”。

王潔雲雖然出身不及這兩位,所幸是有麗貴妃撐腰,麗貴妃不過在皓天耳邊提議道:“新入宮的三位新人有兩位封為嬪,偏生將她分出來,豈不是讓她心中有芥蒂?不如也一同封為嬪,更能彰顯皇上您的恩澤啊?”

皓天便也順著她的意思,將王潔雲也封為嬪,封號為“怡”嬪,賞賜“怡然宮”,人稱“王寧嬪”。

這日,麗貴妃在未央宮設了品茗會,刻意邀請了後宮嬪妃們一同來品茶說笑,也算是為了緩解後宮女子這漫漫長日的寂寥。

這三位新入入宮,恩寵也不分上下,沒得待誰太好,也沒得待誰不好,故此同為新入宮的新人,順嬪、禧嬪、怡嬪,關係還很是不錯。

早早相約來到了未央宮,隻是麗貴妃還在與安寧公主說教,不得脫身,隻是命采薇先行招呼著,說是貴妃娘娘稍後便到。

雖說麗貴妃隻是個貴妃,在她之上還有一個“小夫人”,但是“小夫人”年歲太小,不過如同一個小公主般被養在宮中,從不過問這後宮之事,故此也很是明白這後宮是麗貴妃為主,不是皇後卻勝似皇後。

“聽聞碧璽宮的珍妃原先不過是廢後陸氏的一個婢女?”不知道誰開了話題,提其了蘭珍,順嬪疑問道,作為皇族外係女,認為身體裏同樣流暢著慕容皇家的血液,自是認為自己高貴無比,更是瞧不起這出身卑賤之人,提起蘭珍,滿嘴的不屑與輕蔑。

“是個婢女?不是說是陸氏的義妹麼?我想著既然是義妹,總是有著些家世的, 再不濟也該是官家小姐,怎麼是個婢女?”禧嬪聽順嬪這般說,不由不信起來,新入宮之時,曾經覲見過珍妃,隻覺得她為人處事也並不差,言行舉止並瞧不出她是個婢女出身。

“官家小姐怎樣?貴族千金又怎樣?即便是皇族外係女又怎樣?兩位姐姐好似這對出身十分看重,怎麼就沒瞧見,咱們皇上並不在意,不然我們三人入宮怎會是平起平坐呢? 多少古書裏寫過‘英雄莫問出處’,何必糾結這個?”怡嬪本獨自一人喝著茶,不想與這兩位言語,但是聽她們說到這個,心中倒是不痛快起來?

想著,什麼叫做“再不濟也該是個官家小姐?”感覺“官家小姐”的出身還很是低賤一般,她王潔雲不就是個小小的“官家小姐”嗎?禦史這個官職並不高,若不是托著麗貴妃娘娘的福,她怕是進不來的,即便進得來,也沒得今日的位份。

“遠的不說,就說咱們貴妃娘娘……”王潔雲提起麗貴妃,心中不由有著無限的敬佩與崇敬,一個商賈之女竟然能夠寵冠後宮這些年?不得不說是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