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我真的不記得了(1 / 2)

我什麼都忘記了,我什麼都不記得。

蘭珍思量再三,別無她法,她隻能采取這樣的法子,她在心中暗自竊喜、高興、欣慰,慶幸在腹中還有個孩子可以防身護體,若是沒有這個孩子,她真的不知道會有怎樣的下場?

“真的不記得呢?”皓天狐疑的問了一句,如果算時間的話,那時候的她隻有7歲而已,當然,她到底是真的忘記還是假的忘記,這個並不難知道,很快,很快,徐南一就會個他結果的。

但是她更希望從蘭珍的口中得到答案,這比任何人說的、回稟的都要有用。

“永慶十三年,按說,我才7歲的,如果這是真的……嗬嗬,皓天,那我們的情分就此結束了,也許,我真的不能‘委身’給殺家仇人,真的不能為你生兒育女,我過不了自己的心……”。

曾經何時,她也如此糾結過,但是她一遍又一遍的說服自己,告訴自己,其實那個時候皓天也隻有10歲,所有的一切都是皇太後主使的,與他無關;她還告訴自己,其實皓天並非皇太後的兒子,那就跟與那件事“滅門之案”無關了。

但是,其實她一直都在欺騙自己,無論如何為皓天辯解,為自己尋找借口,都無法抹除是“慕容皇家滅了南宮一族”的事實。

是皇家容不下南宮家,隻要遇見了南宮家的漏網之魚,一樣會“斬草除根”的。

“記得我跟你講過嗎?有一個名喚蘭珍的女子為我而死過,你沒有問過我那個女子是何人?今天我原原本本的告訴你……”那段往事,他終於可以毫無負擔的說出來了,因為她真的還活著,有那麼一刻,他很高興知道這個事情。

“十幾年前的皇位之爭,就是一場硝煙血戰,後宮也好,前朝也罷,都在激烈與慘烈的爭鬥裏,母後隻是一個妃子,就算我是皇長子,也沒得什麼優勢?因為大燕皇室與傳嫡不傳長的規矩,所以名不正言不順,母後與仁孝皇後……”皓天說到這裏,稍稍停止了一下,淡淡地說道:“也是我的親身母親是姐妹,同為西涼國的公主,但是卻並不是一樣的尊貴。

母後是庶出,故此才有了和親的命運,千裏迢迢從西涼來到了大燕,那時候,西涼與大燕正在鬥爭中,西涼不敵,大燕又無法攻破西涼的國防,兩個不得不都停兵,休養生息,西涼便將母後送給了父皇,她一個異族女子,以她的美貌與智慧,力挽狂瀾,為西涼國立下了不容忽視的功勞……

可惜女子終究是女子,男人才是女子的戰場,在後宅裏,她輸了,而且輸得很慘,五年裏,隻生下了一個女兒,也就是我的顏兮姐姐,為了留住君寵,為了保住大燕與西涼的姻親關係,西涼國又送來了一位公主,就這樣,她就沒有存在的價值,父皇登基為皇之後,立了本是側妃的妹妹為皇後,而原本為正妃的姐姐卻隻是個妃位,想必世間沒有任何一個女人,能夠咽下這口氣的,加上母後原本就是個爭強好勝的人,然後就有了‘公主換皇子’的事情,永慶元年,皇後與棋妃同時受孕,成為永慶年間一件轟動一時的大事兒。

父皇登基為皇之前,隻有顏兮姐姐一個女兒,登基後,很是盼望有個兒子,便私下裏說,誰能夠先生下皇子,誰就是大燕的太子,可惜,父皇那時候已經厭惡了母親,輕而易舉的放棄了自己的承諾,不出一年,仁孝皇後就生下了皓軒,嗬嗬,未出月子,就再懷胎兒,可見父皇對她的寵愛,皓軒不到七個月就從娘胎裏出來了,可見這就是天意。

不知是何緣故,父皇沒有立刻立皓軒為太子,聽聞可能是因為皓軒身體不是很好的緣故,擔心他活不長,故此,才作罷的。”

回憶起這些往事兒,皓天有些“不堪回首”的感覺,她的母後做過什麼都好,對他的愛是毋容置疑的,很是懷念,轉眼她已經辭世3年了,沒有她的日子,雖然更能自由,但是偶爾也會很難過,再也沒有一個很強大的人,能夠讓他去依靠,所有的事情,必須自己獨自去麵對與處理。

這幅“天下”重擔,遠遠比他想象中的要難得多,不過他有信心能夠治理好,隻是一切都需要時間。

“後來,父皇駕崩了,母後終於有機會了,但是她再能夠拉攏朝臣,也沒有辦法拉攏與‘慕容’這個皇室姓氏一樣尊貴的複姓貴族們,當時以南宮氏最難,那一夜裏,母後帶著我親自登門拜訪南宮老大人,可是無論母後怎麼哀求,都是無用的,得到的隻是他的一頓侮辱,賤妃、庶妃等等,最後,我清楚的記得,流血流汗不流淚的母後,淚如雨下,從不委曲求全的母後跪在了他的腳下,那一刻,我看到了另一個母後,原來她也如此無助……”

沒想想起那件事情,皓天就能夠十分體會一個“母親”的偉大,所以無論母後做了什麼,她在皓天心中的形象,總是那麼的“偉大”與“完美”。

“是那第一次,我作為一個男人去保護自己的母親,我對南宮大人說,你若是扶持我當皇帝,我就娶你的女兒,讓她成為皇後……他的女兒名喚蘭珍,我隻看了她一眼,可是她就印在我的心裏,她穿著紫色的衣裙,提著小燈籠,走在滿是螢火蟲閃耀的星空裏,無憂無慮的微笑著,天真無邪的歡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