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可馨(1 / 3)

崇明十七年十二月,又到年底了,銀裝素裹的景色總是這麼美,一時起了玩性,想著去踏雪。

“娘娘,不行的,天本就冷,您的肚子又這般大了,若是給帝後知道,奴婢等就都沒得活路了。”

小喜小心翼翼地提醒著,我卻懶得理她,這丫頭年紀越大,越是囉嗦了,命人取了貂絨披風來。

這已經是我的第二個孩子了,已經有了六個月,弘望是在崇明十五冬天出生的。

現下已經過了兩周歲的生辰,隻是他被皇後抱到了鳳鸞宮撫養了,弘望的名字也是她取的,是取義“守望相助”,寓意她與皇上風雨同舟,守望相助的情誼,也是表明這是皇上付之太多期望與盼望的“皇長子”。

那一年,蘭珍走後,宮中度過一段十分陰暗的日子,足足維持了半年之久,那就是皇上整日裏將自己關在建章宮內,處理政務,從不踏入後宮一步。

那段時間,後宮的日子可真是難過啊?直到崇明十五年的二月,皇上感染了風寒,我冒死違背聖命到建章宮去照顧他,意外承寵,這才打破了皇上不回後宮的殘局。

緊隨著我的好日子便到了,他寵愛我,寵愛極了,承寵之後,我被冊封為馨妃,同月,皇後便以後宮宮嬪太少為由,提前召了一批秀女入宮,其中不缺乏佼佼者。

說到我與皇後的關係,也不知是敵人還是朋友?隱約還記得那一年,我初入宮廷,隻因父親與皇上的師生關係而備受矚目。

本想安分守己避忌鋒芒,誰料麗妃太過防範於我,我裝病示弱不敢侍寢,她卻順勢說我患上“不治之症”而移居擷芳殿,從此冷落一方,不得出現在人前。

更沒想到的是在擷芳殿這不是冷宮勝似冷宮的地方,一住便是三年,期間除了蘭珍來瞧過我一回,便再無人來過。

日日夜夜,備受身心折磨,被流落在這院落裏,連奴才都不如,且得靠下人照顧救濟才能生存。

多少次都想一死了之,但是,我有一千個理由要去尋死,書籍裏則能夠找到一千零一個理由讓我活下去?

我自幼便喜歡書籍,對於古人事跡更是愛不釋手,但是介於女子身份,隻是看一些《女則》《女訓》之類的婦德書籍,對於古時才德兼備,流芳百世的女子,極其崇拜。

但是皇後送給我的古書,卻描述著許多勵誌的故事,有心人,天不負,勾踐臥薪嚐膽,三千越甲滅吳,讓我學會了忍楚與堅強;有誌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歸楚,讓我學會了誌氣與決心。

我不相信,我傅可馨就隻能在這裏終老一生,我相信隻要我能夠等待,總有一天會有機會翻身的。

故此,我一麵在擷芳殿讀書,一麵也關注著後宮的動靜,蘭珍入主後宮的事情,我也如同所有的人一樣都十分震驚,從我第一眼在毓秀殿看見她,我就知道她是個心計十分厲害之人,不料想,卻如此順利,從小小婢女竟是母憑女貴,一躍成妃,著實令人嫉妒。

直到皇後被廢,宮中形式更為鮮明,麗貴妃與蘭珍爭鋒相對,各占一方,我想,我的機會是要來了,蘭珍無外戚,又是孤身一人在後宮之中,後宮之人,要不就是嫌棄她出身卑賤,不與為伍,要不就是嫉妒她如此得君心得聖寵,不願相交,而更多的則是麗貴妃的黨羽。

我想隻要我投靠她,必定能夠尋得機會的,因為她正在尋找誌同道合之人,故此,便有了那一天,我命小喜在樹上係著綠絲巾的事情,所有的事情都在掌握之中。

我要利用她,得到皇上的寵愛,她要利用我,與麗貴妃抗衡,自然,總是說“利用”二字,顯得格外的生分,她待我自然是極好的,而我,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真心待她?

直到有一天,也是如同今日這樣的雪天裏,我們一起踏雪,偶遇了麗貴妃的嫂子王潔如,是的,我是官家之女,怎能與她這婢女出身的人交好?怎能還是沾著她的光而是承寵呢?

自然這並非我要背叛她的真正理由,那時,我的確心中不痛快,明知那是王潔雲挑撥離間的話,卻偏生中了計量,過不了自己的心。

那日為清王側妃踐行的宴席,她並沒有出席,我猜想是因為李家姐妹出盡風頭之事不滿,待宴席散後,特意去碧璽宮尋她,不料卻聽見她說:“今日,我恩寵多些,能夠在皇上麵前,多多提點她?她日,她更得聖寵,可能如我這般將心愛的男子推給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