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梁。
建康城東北處,有一座仙霧繚繞、碧綠青蔥的高山,名為棲霞山。棲霞山腳之下,一座規模宏大,殿宇氣派非凡的寺廟半隱半現。名為棲霞寺。
這棲霞寺廟乃六十多年前,即前朝——蕭家齊國永明七年時所建。因南梁開國皇帝梁武帝蕭衍極其崇尚佛學,整個江南上行下效,皆崇尚佛學,兼之幾十年前,以高僧朗為代表的一種神僧皆曾在這棲霞寺中鑽研大乘佛法。
加之幾十年來,這棲霞寺中的高僧層出不窮,一代一代高僧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在南北朝地位極其之高。
前有僧朗在此弘揚佛法,後有曾拜菩提達摩祖師為師的四大宗師之一玄心大師在此修行,是以這棲霞寺在南北朝是名揚天下的佛家聖地。
南北朝時期的佛教一直是古往今來最為人稱道提及的。而南朝從百年前宋代武帝開始,無論是統治階級,還是文人雅士皆信奉佛教。再後,在梁代武帝蕭衍時期,佛教更是達到鼎盛時期。
梁武帝蕭衍不但大肆修建廟宇,佛堂,還不斷舉行如同盂蘭盆齋、水陸大齋之類的齋會,本人更是幾度出家。其長子昭明太子、七皇子,即在江陵建都的當今聖上蕭繹等人皆是崇尚佛教文藝,幾度連家國大業都置若罔聞。
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下,造就一代又一代佛學大師。宋有法業、慧定,齊有僧淵、僧慧,梁代有道乘、僧韶,最後更是修行了菩提達摩祖師這般絕世人物。足見南朝佛學在蘭陵皇室以及整個南朝的影響力之深。
三百年後,有一位大詩人作詩雲雲: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此句最終成了後世稱頌的千古名句,可也足見南朝佛學之廣,寺廟樓宇之多。隻是如今細細數來,南朝寺廟多不勝數,何止百數可計的。
棲霞寺正是這眾多廟宇中之一。
這寺廟門前,有一片十分開闊的綠色草坪。草坪兩側是一方波平如鏡、澄澈如冰的明鏡湖,以及形如彎月的白蓮池。
此時還在秋季,那白蓮花不久之前便辭謝人間了。想來再要看這寺廟白蓮,得等到來年夏日。
明鏡湖和白蓮池倒映著四周蔥鬱的樹木花草。棲霞寺後不遠處是蜿蜒起伏的山峰,漫山空氣清新,景色幽靜秀麗。
此時是秋日清晨,涼風習習,可棲霞寺一周花草樹木依稀見綠。渾厚低沉的晨鍾撞擊聲音渾渾傳遍山上山下。人未至,便已感覺到一股不可造次的威嚴氣勢在周身蔓延。
一輛華貴精致的錦色馬車徐徐停在寺廟山門之前。那馬車夫是個年紀稍大的中年人。
那中年人從馬上下來,畢恭畢敬地掀開車簾,說道:“王爺,王妃,棲霞寺到了。”話音剛落,隻見從那馬車中走出一個衣著高貴頭戴金冠的黃衣公子。
那黃衣公子麵容俊朗,豐姿綽約,臉上浮著雍容淺笑,手持一把合起的黑色折扇,從馬車上優雅地下來,抬眼將這山門前匾牌上“棲霞寺”三個大字看了一眼,再將山門裏的石階連同周遭佛殿、法堂、藏經閣等等,能看到的屋宇樓閣都看了遍,笑容又加深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