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四話 魯窟海水深(一)(1 / 2)

在滇池與巴蜀益州交接之地,有一處遠離人世喧囂的人間仙境,名曰魯窟海子。

這魯窟海子裏有一麵廣闊澄澈的大湖,湖水四周青山環抱,山巒環繞,神姿仙態,洲灣堤島,或隱或現。湖岸曲折婀娜,逶迤伸展。湖水東南麵的濕地長滿了茂密鮮亮的水草。

魯窟海子的湖水透明潔淨,好似天上掉下來的明鏡湖中各個大島小島婷婷玉立,形態各異,林木蔥鬱,翠綠如畫,水天一色,清澈如鏡,藻花點綴其間。午間的陽光從天而落,灑在這魯窟海子平靜的湖麵上,看的人心曠神怡。

“人世間,果然不缺仙境。” 一黑一白兩匹駿馬並排走在湖水岸邊。

秋影奴坐在黑馬上,牽引著小白龍的白馬。

小白龍仰起頭,似是要聞著這人世間至美之景,神清氣爽地一笑:“應該很美的,雖然我看不到,卻能聞的出來哦。”說罷,她又深深地呼吸,好似要將這魯窟海子的湖水味道按捺入懷。

“聞說魯窟海子外的森林裏,住著躲避戰亂的益州之人和滇池百姓,而此地又是風景宜人,所以呀,世上的確不缺陶潛筆下的桃花源記,隻是少了這追尋桃花源的武陵人了。”小白龍端坐白馬之上,任憑著湖水的清風吹地自己發絲繚亂。

秋影奴勒住馬韁,緊緊地打量著她:“慕月,你若願意,我們這便回去柔然,接走你父親和我爹娘,從此住來這魯窟海子,過著陶潛筆下無憂無慮的日子,尋找我們自己的桃花源?”

小白龍兀自騎著馬兒往前走,那臉上的笑容卻是一點點地收斂:“桃花源?魯窟海子?”

“你不願意麼?” 秋影奴吆喝著黑馬,跟上她的步子。

“影奴,其實方才我們都說錯了。”小白盈盈一笑:“這世上的確不缺桃花源,但也不缺武陵人,可我們最缺的是那一份拋卻紅塵雜念的決然。”

“你可以拋卻的!”

“身逢亂世,是世人的悲劇;天下一統,是江山的結局。若是這世間之人都能想當武陵人,去尋找桃花源,便沒有戰爭了。可是這不可能。”小白龍轉過頭,朝著一望無際的湖水望去。

“不可能沒有戰爭的,隻要人為著利益,便不可能沒有戰爭。”她甚是篤定:“可影奴,你細細一想,誰不願意過太平日子,想要生起戰事呢?”

秋影奴冷笑道:“慕月,你說的對,但也錯了,他們的確是為著利益,但不是身不由己。世人都想當皇帝,怎麼能說是不情願呢?”

小白龍笑道:“也許你說的對,是為了皇位,但更多的人參與戰事,其實隻是想吃個飽。影奴,你知道自周武王開辟周朝帝國至現在這一千五百多年裏,中國大地上,漢人嘴裏所說的夷狄戎蠻有多少部落麼?”

“一千五百年?”秋影奴皺了皺眉:“我不知,但聽說大約有一百六十多個民族部落罷。”

“你看,咱們華夏這些部落民族多的我們都數不過來了。”小白龍苦笑道。

“千年時光之中,這一百六十多個部落和中原漢人一起,在每一個朝代占據著九州土地的每一寸,朝代更替,部落遷移,過著他們自己本族的日子,這多好啊。和和睦睦,安逸的很。即使中原也是這樣。”

“可是他們土地之上的生存來源終會枯竭,為著子孫後代,他們必須四處征戰,將別人的食物、別人的衣服,將別的部落甚至是整個中原天下全部握在自己手中,以此維持生命的延續。”

小白龍下了白馬,似是瞻仰著廣闊的河山,屹立於山河腳下。與那直送雲霄的巍峨高山相比,她小的如一粒灰塵。

“甚麼江山,甚麼天下,甚麼皇權,說到底了,都是為了生命得以延續,隻是得到天下的人,生命過的更美一些。”

秋影奴笑道:“慕月,你是在為這些興起戰事的人開脫罪名麼?”

“沒甚麼開脫的,我也不為任何人開脫。我隻是想,雖然世人都不想要戰爭,可天下已經如此繚亂,戰爭也已無法避免,那何不讓一個有德有才的人統一,讓這江山完整,天下太平,我們也助那人將這江山攬在懷裏,再去尋找我們自己的桃花源。那不是完美麼?”

小白龍懶洋洋說道:“明明身在亂世,也可以讓這亂世結束,卻非要去尋找桃花源。影奴,這桃花源,你可能心安理得地住到永生?”

秋影奴與她並肩而立,亦是望向魯窟海子的蒼蒼湖水:“你以前不會這樣說的,你變了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