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保證完成任務”:卓越的戰鬥力在執行中練就 (1)(1 / 2)

社會上的大多數成功者,他們之所以成功,不是因為他們有多少新奇的想法,而是因為他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能夠完全徹底地執行。正是這種完美執行的態度才使他們走向最終的成功。

一切行動聽指揮:服從,有效執行的關鍵

在每次出征前,解放軍都會莊嚴地宣誓:堅決服從命令,一切聽從指揮,發揚硬骨頭精神,勇猛攻擊,頑強戰鬥,用青春和熱血捍衛民族的尊嚴,用輝煌的戰果壯我國威軍威!為祖國母親爭得新的榮譽!

在戰爭中,指揮員的指揮就是命令,在千鈞一發之際,容不得去討論、溝通,即所謂“軍令如山”。在任何一場戰爭中,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士兵都能理解指揮官乃至國家決策機關的旨意,但百分之百的士兵都選擇服從。

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是軍人必備的優秀品質,隻有具備服從品質的人,才會在接受命令之後,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想方設法完成任務。服從,是有效執行的關鍵。

在觀看軍事題材的影視作品時,常看到這樣一個經典鏡頭:無論是大戰之前的總攻擊、總撤退,還是小分隊行動,最高軍事指揮官在行動之前總要說:我們對表,現在的時間是……

對表既是解放軍各級組織經常性的一種活動,也是解放軍作戰訓練中必要的一個環節。其實,這個時候,誰的表是天文時間已經意義不大。時間在整個執行環節中,已經成為服從於有效執行的工具。在軍隊中,有時為了保密,除去天文時間,作戰部隊還製定了自己特有的時間:作戰時間或演習時間。而這個時間的確定(約定)權力,就在最高指揮官手中。為了確保戰鬥計劃的有效執行,所有人必須服從於最高指揮官的“時間”。

服從的觀念在企業界同樣適用。每一位員工都必須服從上級的安排,就如同每一個軍人都必須服從上司的指揮一樣。服從命令是執行的保障,假如員工不能執行好公司策略,又怎麼能創造卓越的業績,又如何讓公司的目標實現呢?傑克·韋爾奇就說:“戰略不過是一張紙而已。如果沒有出色的執行,戰略是沒有用的。”

曾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東北一家國有企業破產,被日本財團收購。廠裏的人都翹首盼望著日方能帶來讓人耳目一新的管理辦法。出人意料的是,日本人來了,卻什麼都沒有變,製度沒變,人沒變,機器設備沒變。日方就一個要求:把先前製定的製度堅定不移地執行下去。結果怎麼樣?不到一年,企業就扭虧為盈。日本人的絕招是什麼?執行,無條件執行。

以上這個案例充分說明了服從並堅決執行的重要性。偉大的航海家哥倫布說過:“即使決定是錯的,那我們也可以通過執行來把事情做對,而不是再回頭討論。”

哈裏斯是一家合資企業的老總,他很注重員工個人素質的培養。有一天,他召集了幾個平時表現出色的高級主管,告訴他們:“我今天有一個新的改製計劃,就是把幾個部門的內部製度進行融合、調整、更新。在進行這項工作之前,你們幾位先用一個星期的時間到外地的各大企業作一個全麵的巡察,然後把你們的所見所聞給我彙報上來,10分鍾後開始執行!”

“這時,我回到辦公室在暗中觀察幾位主管的動向。有幾位主管在一塊兒議論紛紛,說天熱,這麼多企業讓我們如何調查啊?就是有了新的改革方案,老總也不一定按照我們的調查結果而改動原先的計劃啊。看來他們猶豫不決,遲遲沒有開始行動的意思,隻顧抱怨。最後,有一個年輕的主管走了過來,對其他幾位主管說:‘哥們,時間不早了,咱們快點行動吧,反正隻有一個禮拜期限,出去走一走也算長點見識啊!’

“一個禮拜過去了,他們都提交了調查報告,這位年輕的主管得到了提拔,出任市場部的經理助理。

“我必須挑選那些服從我的命令,把執行放在第一位的人。”哈裏斯說。

服從是一種美德,職業人必須以服從為第一要義,學不會服從,沒有服從觀念,就無法在職場中立足。一個優秀的員工也必須有服從意識,因為上司的地位、責任使他有權發號施令,同時上司的權威、整體的利益不允許部屬抗令而行。一個團隊,如果下屬不能無條件地服從上司的命令,那麼在達到共同目標時,則可能產生障礙;反之,則能發揮出超強的執行能力,使團隊勝人一籌。

軍令如山:執行,沒有任何借口

在解放軍這個組織中,一支部隊或者是一名戰士,要完成上級交付的任務就必須具有強有力的執行力。接受了任務就意味著作出了承諾,而實現不了自己的承諾是不應該找任何借口的。所謂軍令如山,下級在首長布置完任務的時候,伴隨著英武的軍禮的是一聲幹脆響亮地回答:“是!”我們很少聽到其他回答,就是這樣簡簡單單的一個字,已經向我們展示了解放軍戰士區別於其他人的高貴品質,那就是:執行,沒有任何借口。

1962年,印度不斷向中國發動侵略,中國忍無可忍,終於發起了反擊。印軍有一支精銳部隊,叫捷克連隊,跟英國人參加過鴉片戰爭、八國聯軍,曾經在北京城裏耀武揚威。毛澤東知道後,手一揮說:“百年奇恥!”命令解放軍務必將此連隊全殲。在戰場上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官兵們沒有向中央報告執行的任何困難,而是憑著一股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排除萬難,不怕犧牲,最終使印度的這個連隊沒有一個人能回去,給了印度人一個終生難忘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