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兩名領袖:毛澤東和朱德,一直以“朱毛”並稱。從井岡山會師的一刹那起,他們兩人及其軍隊(即毛澤東指揮的小型農民軍和朱德指揮的高舉反蔣旗幟的國民革命軍)便渾然成為一體。成為中國革命史上的一件具有重要曆史意義的大事。經過軍事整編,朱德當選為軍長,毛澤東當選為政治委員,從此,被譽為“朱毛軍”的共產黨武裝力量便成了馳騁在中國土地上所向披靡的一支隊伍,而朱德、毛澤東也成為中國土地上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在以後漫長的革命歲月中,毛澤東一直扮演著戰略家的角色,而朱德則是出色的實幹家,把毛澤東的戰略一個個變成現實。
是否善於相互協作,往往決定著事情的成敗。我們強調團隊意識和團隊精神,其實質就在於強調一種互助協作的精神。前英特爾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安迪·格魯夫說:“一個企業、一個政府以及人類社會的大多數組織活動不但是由單個的人參與的,更是由一定的團體集體行動完成的。”鬆下幸之助說:“鬆下不能缺少的精神就是協作,協作使鬆下成為一個有戰鬥力的團隊。”卡耐基說:“放棄協作,就等於自動向競爭對手認輸。”
關於協作,有一個非常生動的例子:一次,兩個著名企業的運動隊舉行攀岩比賽。甲隊強調的是齊心協力、注意安全、共同完成任務。乙隊在一旁,沒有做太多的士氣鼓舞,而是一直在合計著什麼。比賽開始了,甲隊在全過程中幾處碰到險情,盡管大家齊心協力,排除險情,完成了任務,但因時間拉長最後輸給了乙隊。那麼乙隊在比賽前合計著什麼呢?原來他們把隊員個人的優勢和劣勢進行了精心的組合:第一個是動作機靈的小個子隊員,第二個是一位高個子隊員,女士和身材魁梧的隊員放在中間,殿後的當然是具有獨立攀岩實力的隊員。於是,他們幾乎沒有險情地迅速完成了任務。
可見,團隊的一大特色就是,團隊成員在才能、能力上一定是互補的。共同完成目標任務的保證就在於發揮每個人的特長,並注重流程,使之產生協同效應。團隊的根本功能或作用在於提高組織整體的表現,發揚團隊精神的目的在於提高團隊的工作業績,使團隊的工作業績超過成員個人的業績,使團隊業績由各部分組成而又大於各部分之和。我們要始終牢記:想成為卓越員工,光靠個人的才華是遠遠不夠的,一滴水隻有融入大海,才不會枯竭;一位員工,隻有充分融入整個企業、整個市場,他的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麥克是一家營銷公司中數一數二的營銷員。他所在的部門裏,曾經因為團隊協作的精神十分出眾,而使每一個人的業務成績都特別突出。
後來,這種和諧而又融洽的合作氛圍被麥克破壞了。
當時,公司的高層把一項重要的項目安排給麥克所在的部門,麥克的主管反複斟酌考慮,猶豫不決,最終沒有拿出一個可行的工作方案。麥克則認為自己對這個項目有八九成的把握。為了表現自己,他沒有與主管磋商,更沒有貢獻出自己的方案,而是越過主管,直接向總經理說明自己願意承擔這項任務,並提出了可行性方案。
他的這種做法,嚴重地傷害了部門經理的感情,破壞了團隊精神。結果,當總經理安排他與部門經理共同操作這個項目時,兩個人在工作上不能達成一致意見,產生了重大的分歧,導致團隊內部出現了分裂,團隊精神渙散了。項目最終也在他們手中流產了。
在工作中,我們要善於與每個團隊成員保持密切的合作,而不要丟棄了自己團隊工作的榮譽感,為求個人的表現,打亂了團隊工作的秩序。
盧梭說:“天底下隻有一個辦法可以影響別人,就是想到別人的需要,然後熱情地幫助別人,滿足他們的需要。”在企業裏,同事之間互相幫忙是很正常的,在辦公室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隻有互相協作,你才能一步一步走向期待已久的成功。成功者都明白一個最簡單的道理:合作則兩利,分裂則兩敗。這就像一棵樹,無論它怎樣偉岸、粗壯和挺拔,也成不了一片森林;一塊石頭,無論它怎樣大,也成不了一麵牆。任何人要想有所作為,就必須把自己融入團隊之中,與大家齊心協力,樹方能為林,石才足以成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