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解放軍而言,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戰爭勝利;對員工而言,成為職場卓越人士才是真的成功。不管我們身在何種職場,隻要能夠遠離浮躁,耐得住寂寞,保持一顆平常心,在目標的指引下,不斷地充實、完善自己,就能夠超越自己,成為一名真正的高效能人士。
“要做尖子”:要麼不做,要麼最棒
一個普通士兵能有多優秀?沈陽軍區某高炮團修理連情報指揮技師兼雷達修理班班長向南林給出了答案。
“有人負責我服從,沒人負責我負責”,這是向南林常說的話。他是全團公認的“鑽研精神最強、知識技術最全麵、維修經驗最豐富、學術成果最多”的戰士。他是一名普通的修理技師,卻帶起團隊裝備修理的“四梁八柱”,掌握了六種專業的修理技能,培訓了60餘名專業技術骨幹,發表了9篇學術文章,參與四次重大演習,累計維修50餘台次大型裝備。
向南林還是一個活躍的文藝人才。他能當導演主持、搞舞美策劃,還能唱歌、演小品、編舞蹈,會演奏6種樂器。其書法小有名氣,獲了十多次獎。而且也還是籃球二級裁判。
向南林先後被解放軍四總部評為全軍愛軍精武標兵,榮獲首屆全軍士官優秀人才獎,被沈陽軍區樹為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標兵、學雷鋒學蘇寧學習成才標兵、裝備技術士官優秀人才標兵和優秀共產黨員,同時被某集團軍樹為優秀士兵標兵,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三次、三等功一次。
2008年3月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親自接見了向南林,勉勵他在部隊現代化建設中再立新功。他的先進事跡經中央媒體集中宣傳後,在社會各界及廣大青年中引起強烈反響。2008年五四青年節前夕,解放軍總政治部、共青團中央日前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全軍和武警部隊官兵及全國廣大青少年廣泛開展向新一代青年士兵的楷模向南林同誌學習活動。現在,他被稱為“中國新一代士兵的楷模”。
作為一個兵,什麼叫有所作為?向南林的想法是:作為一個兵,要盡一個兵的本分,把本職工作做好,當一個響當當的好兵!不少與向南林朝夕相處的戰友說,平時天天和他在一起生活學習、工作、訓練,覺得他平平凡凡的,沒什麼特別之處。可細細回顧、總結、對比後,才猛然發現向南林真了不起。“他把一個兵當到了極致”一位將軍評價說。
平凡離卓越有多遠?如果你知難而退、患得患失、得過且過,那平凡就永遠與卓越無緣。但如果你迎難而上,愈挫愈勇,永不放棄,那平凡就與卓越比鄰而居。向南林就是這樣從平凡走向卓越的。他的人生態度給我們的啟示是:不論什麼行業,什麼工作,既然值得做,就應該做到最好。
當你選擇一份工作的時候,也在選擇一種生活方式。你可以選擇湊湊合合地把活幹完,讓別人在背後指責你;也可以選擇把工作做得漂漂亮亮,用行動贏得別人的尊重。既然做了一件事,就要把它做成功,抱怨你的工作或薪水並不能使你成功,務必要把焦點放在盡可能做出最好成績的努力上。
王建文是一家汽車修理廠的修理工,技術過硬,就是喜歡喋喋不休地抱怨工作。“修理這活太髒了,瞧瞧我身上弄的。”“真累呀,我簡直討厭死這份工作了。”諸如此類的話很多。王建文幾乎每天都是在抱怨和不滿的情緒中度過,他認為自己在受煎熬,像奴隸一樣賣苦力。因此,他時刻窺視著師傅的眼神與行動,隻要師傅不在身邊,他便偷奸耍滑,應付手中的工作。
轉眼幾年過去了,當時與王建文一同進廠的三個工友,各自憑著在工作中磨煉出的精湛手藝,或加薪晉職,或被公司送進大學進修,或是獨當一麵,開辟了屬於自己的新事業,唯有王建文,仍然在抱怨聲中做他討厭的修理工。
王建文的教訓讓人反思: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否則浪費的隻有自己的時間,影響的也隻有自己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