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心懷責任,做雁群最堅強的衛士 (1)(3 / 3)

看來,責任是生存的基礎,無論是動物還是人類。

我們的社會是建立在責任的基礎上的。每一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分子,有人這樣比喻: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圓心,被許多同心圓所圍繞,從自己的圓心出發,由內及外,第一圈是由父母、妻子、兒女組成的;第二圈是由各種親朋好友;然後是自己所屬族群的同胞關係;最後是與整個社會的關係。許許多多這樣的圓圈,依靠責任交織在一起,相互關聯、相互作用,從而構成社會。

每一個人總是與社會相聯係的,每一個人不僅僅為自己而生存,同時也為別人而生存,一切痛苦和幸福、讚美和謾罵無不體現在這些關係中。正是這樣的交替過程,給社會和他人帶來了利益,同時也賦予了我們自己應盡的責任。

麗莎和凱琳是一對姐妹。在一個風雪交加的下午,麗莎從家裏的郵筒中取出了一封信,可是這信不是她家的。

信上赫然寫著“K市大河沿路60號”,而麗莎的家是在K市小河沿路60號。

“姐姐,這可怎麼辦?”麗莎問。

“等郵遞員下次來時再取走吧。”凱琳說。

“可是姐姐,郵遞員3天才來一次呢!要是有什麼急事,那不就耽誤了嗎?”

“那你說怎麼辦,爸爸媽媽又不在家。”

姐妹倆一時也不知應該怎麼辦,送去,外麵風雪交加,兩個孩子有些膽怯,因為麗莎才9歲,凱琳也隻有11歲;不送,要是人家有急事耽誤了可怎麼辦呢?

“我覺得我們還是應該送去,雖說和他們是陌生人,但我們收到了別人的信,理應給別人送去,這也是我們應該做的,你說呢?”凱琳說。

“姐姐,我也是這麼想的。我們一起去吧。”

就這樣,兩個小女孩穿好衣服,帶著這封信走進了風雪中。她們倆不知道大河沿路到底有多遠,就一路走一路打聽。

“嘿,我說小孩,這麼大的雪還出來幹嗎?大河沿路,遠著呢!怎麼不讓你們的父母帶你們去?一直走,到第五個路口向右拐,然後再打聽。”一個陌生人這樣對姐妹倆說。

麗莎和凱琳深一腳淺一腳地攙扶著往前走,雪太大了,她們看不清前方。

“麗莎,我們一定會把信送到的,對嗎?”凱琳問。

“我也是這麼想的,姐姐,一定會的。”麗莎堅定地說。

她們走了很長時間,終於來到了大河沿路60號。姐妹倆高興極了。

姐妹倆上前敲門,門開了,出來了一位年輕的女人。

“你好,孩子,你們有事嗎?”年輕的女人問。

“這是大河沿路60號嗎?”

“對呀,有事嗎?”

“是這樣的,我們家住在小河沿路60號,郵遞員把你們家的信送到了我們家,我們給您送來了,怕您著急。”凱琳說。

年輕的女人向外看了看:“就你們倆,沒有大人嗎?”

“是的,就我們倆。”

年輕的女人感激地看著這兩個孩子,不停地說謝謝。

這件事情過了一個月之後,有一天,一個陌生的男子來到了麗莎的家。爸爸媽媽並不認識這個來訪的人。這個陌生人說:“我是住在大河沿路60號的,一個月前,我的信被誤送到你家,是你的兩個孩子冒著大雪給我送回家的。多虧了這兩個孩子,當時我的父親病重急需一筆錢,那封信是讓家裏給送錢的,晚了我的父親就活不了了,太謝謝孩子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