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互相瞪著對方,仿佛有生死大仇一樣,看了半天,又忽然同時大笑起來。布衣這才知道,原來兩個人的關係已經好到了這種地步。
告別了李師傅,陸濤上人帶著布衣回到了茅屋,這時候,布衣已經明白,這裏,恐怕就是以後的住所了。壽山道觀的房舍均在後半山,除了他們師徒兩個茅草屋,其他人的房屋均是青磚砌成,而且,這裏距離道觀頗遠,還有一段距離,條件根本趕不上一般的弟子。雖然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布衣也不覺的寒酸,他在野外呆慣了,住到哪裏都無所謂,何況,自家的師傅也住的是這樣的茅屋,自己又何必多事。
站在茅屋中,陸濤看著空蕩蕩的屋子,麵目無喜無悲,對布衣道:“我們道家講究的是無為之道,以無為悟天道,但是天道無情,才能大公無私,而我們人有七情六欲,所以修行艱難,無論以前是什麼樣子,從今天開始,你首先要明白本心。算了,為師和你說這些,你也聽不懂,以後麼事,多去看看書,明白些道理吧!”
“是,師傅”
“還有,你身上的這些東西,並不是全都是壞處,為師現在教你一個乖,以後大有用處。”
告別了師傅,布衣回到自己的茅草屋。
忽然之間,布衣感覺到這一切都變得好陌生,自己仿佛在雲中霧裏,前幾天還是一個人見人罵的臭乞丐,今天卻是已經拜入了修仙門下,不知道是這世道變化太快,還是自己沒有弄明白!
“算了不想了,師傅說,自己身上這不是病,反而是好事,真是搞不懂,還要自己去練和尚練的金鍾罩,真是奇怪,算了,反正什麼苦也吃過,也不在乎這點苦,若是真能去了身上這一層爛皮,做什麼都值得。”躺在床上,布衣幻想著自己變成了正常人,酣然入睡。
這一覺,天昏地暗。
“咚咚咚”晨鍾暮鼓。
一早上起來,雖然很不情願,但是還是換了觀中的製式衣服,道袍,這才趕去演武場。他剛入門,許多程序都可以直接省略,可以直接去找師傅修煉。
一般的弟子,入門兩年以上,每天早上就要去三清大殿,背誦經文,這裏的經文,不是和尚們念的經,而是道家的經文,闡述了道家思想道德經,這卷經文雖然十分短,但是每天早上都要去背誦幾十遍,方才罷休,雖然老早就有弟子提出抗議,說背誦這個根本無用,但是一直以來,這個傳統都被完整的保留了下來,成為了入室弟子的專利。外門弟子雖然不用受這苦,但是也天天盼望著有一天早上,能夠光明正大的進去,去受入室弟子口中說的苦。
壽山道觀所有的弟子分為兩個類別,外門弟子和內門弟子,內門弟子也統稱入室弟子,可以學習壽山道觀除了高級道法之外的一切道術法訣,隻要能拜入內門弟子門下,就算進入了內門,這個規矩十分寬鬆。但是也十分艱難。
壽山道觀曆來對入門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是對毅力的要求比其他門派高出幾倍,若是堅持不下去,雖然不會逐出門派,但是會被冷落,最終自覺走出門派,壽山道觀收人的標語就是,性格堅毅者優先,資質中等著便可入門。即使如此,壽山道觀在整個九州之中,亦是強力門派,沒有那個門派說,敢欺負上來門來,就連所謂的九大門派,也對壽山道觀另眼相看,不敢造次。
PS:鬱悶很,本來李師傅寫的是李(大)師,結果是這三個字連起來是違禁字符,很鬱悶,很不明白,很不理解!火大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