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什麼是薪酬?(1 / 1)

劉明和朋友小王談起薪酬,劉明覺得薪酬不就是工資嘛,還非得用“薪酬”這麼一個文縐縐的詞。小王笑著說:“你的這種想法可就錯嘍!”真的嗎?如果薪酬不是工資,那麼它又是什麼呢?

專家提示

TIP1薪酬是一種價值交換

薪酬不僅僅是簡單的工資。薪酬是員工為用人單位工作,付出勞動後所獲得的對員工有價值的東西,體現了員工與用人單位之間的一種價值交換。具體地說是員工為用人單位付出時間、學識、體力、智力、經驗、技能,完成一定的工作,產生績效與貢獻後,用人單位付給員工相應的經濟或非經濟利益回報與酬勞。我們平時常說的“按勞分配”、“按成績獎勵”等,都是從某些側麵強調了薪酬的等價交換的交換性本質。

TIP2深入理解薪酬體係

薪酬,可以簡單地從字麵理解為“薪”和“酬”。“薪”更多體現為一種經濟性,而“酬”具有一定的非經濟性。所以,員工應認識到自己的薪酬體係不僅僅是每月的那點工資,應包括經濟性報酬和非經濟性報酬。

★經濟性報酬是指能夠直接或間接地以金錢形式來衡量和表現的與經濟有關的各類報酬。其中,前者為直接經濟報酬,主要包括工資、獎金、津貼、股票等;後者為間接經濟報酬,主要包括各種保險、保障、休假、培訓、醫療和服務(如配車、配房、內部貸款等)……

★非經濟報酬是指難以用金錢形式來衡量和表現的,是員工個人對工作或工作環境在心理或物質上的滿足感。

★薪酬還可以根據其對員工感受形式分為內部薪酬與外部薪酬,即以有形的物質形式表現的為外部薪酬,以滿足員工心理需求的為內部薪酬。

薪酬體係如下圖所示:

TIP3全麵審視薪酬水平

現實中,員工往往更關注直接經濟報酬,特別是工資形式體現的薪酬。國家的有關法規也是主要針對這部分進行了規定,因為這是薪酬體係中最基本的。員工應該注意:衡量一個用人單位薪酬水平如何,必須多角度、全麵地審視。單位所處的不同行業與發展階段,能夠提供的薪酬水平是不同的。員工隻需明確以下幾點即可對單位的薪酬有所把握:

★工資水平在行業中的位置,與行業平均工資相比,是高於、低於還是持平?

★除工資以外,還有哪些貨幣收入?

★非貨幣性的所得有哪些,是否有製度規範非貨幣性的所得?

★用人單位是否注重員工的心理需求?有哪些行為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