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和父親追過的夢想
那刻心動
作者:任黎明
一、追尋夢想
宋誌遠喜歡唱歌,大學的時候參加了幾次唱歌比賽,都得了第一名。老師和同學都說他天生一副好嗓子,沒考音樂學院可惜了。
宋誌遠為了不讓自己再有遺憾,快畢業的時候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放棄自己所學的專業,在音樂領域裏開辟一片天地。
宋誌遠的家在一個偏遠的小山村裏,父母都是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畢業後的第一個春節,宋誌遠回家過年,母親做了一桌子好菜,全家人圍坐一起,邊喝酒邊聊天。
宋誌遠卻心不在焉,不知道該怎麼跟父親談自己的決定。新年鍾聲敲響了,電視主持人問大家有什麼新年願望,說可以寫下來裝在一個玻璃瓶裏,來年再看看有沒有實現。宋誌遠靈機一動,他趁機問父親:“爸,你有夢想嗎?”父親笑眯眯地說:“有,當然有啦!”宋誌遠說:“我也有自己的夢想,不如我們把自己的願望都寫下來,等我下一次回來過年的時候再打開,看看能不能實現。”父親興致勃勃地說:“好呀。”宋誌遠找來紙筆,寫著:“我要一唱成名。”他將紙折好裝進玻璃瓶裏,然後把紙筆遞給父親,父親也鄭重地寫下他的夢想,折好裝進瓶子裏。
年後,宋誌遠開始了為夢想而行動。他積極參加各種海選,夢想著有一位導師能慧眼識珠。
在經過無數次的淘汰後,宋誌遠終於在一檔比較有名的選秀節目裏,從海選中進到了前五十。雖然離夢想又近了一步,但接下來的比賽需要自己準備服裝、道具,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宋誌遠咬了咬牙,決定向父親開口,隻要到時候自己進了前幾名,就有公司跟自己簽約、發片,不愁沒有錢,那時再加倍回報父親就是了。
父親立即打過來五千塊錢,宋誌遠很快就花光了,但最後沒能晉級。評委對他的聲音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時也指出他失敗的原因:在專業方麵明顯不足。宋誌遠好不失望,但也很不甘心。
兩年後的年三十,宋誌遠回到了家,母親仍舊做了一桌子菜,爺兒倆邊吃邊聊,新年鍾聲敲響的時候,宋誌遠想到了那個玻璃瓶,因為願望沒有實現,他不敢去打開,隻是失落地問父親願望實現沒,哪知父親也搖了搖頭。父親像是在安慰他,又像是在自我安慰,低聲說:“沒關係,趁新年好兆頭,咱們還寫,再過兩年,一定會實現。”宋誌遠趕緊說道:“嗯,願望不可能輕易實現,咱們再寫!”宋誌遠拿出筆,在紙上寫:“學習專業音樂知識,兩年後一唱成名。”父親也默默地寫好了願望,兩人仍舊將字條裝在瓶子裏。
宋誌遠回到城市,空餘時間就到各酒吧跑場子唱歌,參加各種演出,然後將掙來的錢交到音樂培訓班。工作時有時無,宋誌遠的收入很不穩定,再加上高昂的培訓費、房租費以及生活費,他根本應付不過來,萬般無奈之下,隻好又向父親求援。拿到父親寄來的錢,他心裏很過意不去,但是又安慰自己說:“等我的夢想成真了,我一定百倍千倍地回報父親。”
宋誌遠覺得自己的聲樂知識學得差不多了,又開始頻繁地參加各種選秀活動,可是成績仍舊不理想,最好的一次進了前二十名,也被很多人記住了,可是活動一過去,沒有人找他簽約,更沒有人幫他發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