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目不識丁(1 / 2)

聽了老師的感慨,陳勝隻是淡然一笑,並不發表意見。他自然清楚周王室的滅亡可沒有老師說得這般簡單,不過老師卻也透徹其中根本,那就是周王室的政治和土地治式問題。一個對地方沒有實際控製權的國家,土崩瓦解再正常不過了。

陳勝是用了幾千年後之人的眼光看待這些問題,眼光自然透徹一些。但是尉繚卻身在這個時代,卻也能夠明白此中道理,卻也不容易。不過,明白是一回事,但是能夠將這種想法變成事實的人卻不多。

飯後,尉繚開始進入了正題,他從身上拿出了兩幅帛書。手持帛書,尉繚臉色有些莊重,對著陳勝說道:“勝兒,這是老夫要傳授於你的兩部書,這兩部書裏,一部是老夫的祖先所撰寫,經過幾代人的增刪,最後由老師我彙聚成了這幾卷書,闡述的是治國與治兵的大道。名為《尉繚子》。另一部書是老夫年幼時,得墨家大師所贈,名為《墨典》,是墨家修煉武學的寶典,行俠仗義的力量根源。堅持修煉,強身健體,不在話下。”

陳勝心中一陣激動,心想中那些狗血的劇情終於出現了。大腦已經聯想到神功在手,然後經過一番苦練,然後武道巔峰,破碎虛空什麼的。馬上按照套路跪下來,恭恭敬敬地叩頭,顫聲道:“多謝老師!”

尉繚欣然接受了陳勝這一拜。雖然這個年代還沒有形成天地君親師這種說法,但是傳道授業解惑,本是一件極其莊重之事,尉繚為人雖然灑脫不羈,對此也是頗為重視。禮畢,尉繚手撫長須,說道:“勝兒啊!這兩部書,可是前人心血,不可不用心揣摩研讀,有什麼不明白之處,就問我,知道了沒?”

陳勝連連點頭,說道:“老師說得是。”,臉上滿是笑容,手卻迫不及待地展開了帛書。想一覽老師鄭而重之交給他的寶典。

受到前世武俠的毒害,陳勝首先打開了打開的是墨家大師的修武寶典,看看這裏麵記載的究竟是何等神功。方方正正的帛書展開之後,陳勝的笑容卻一下凝結住了。

陳勝能夠看到,帛書上筆墨濃厚,筆鋒強勁有力,顯然書者書法極佳。可是……陳勝卻不認識上麵的字。

陳勝有些傻眼。這才想到,在這個世上,他基本是一個文盲。除了認識幾個秦篆外,其餘的六國文字,可謂是目不識丁。

顯然這墨家秘典,並不是秦篆所書的。“這……”陳勝麵有難色,硬起頭皮拿起了另外一卷帛書。這是老師世傳幾代的兵法寶典。

“……”陳勝有些無語。兩卷書上的文字都難以找到一個相似的,就別說能夠讀懂了。

見陳勝麵露窘狀,尉繚問道:“勝兒,有何不妥麼?”

陳勝搔了搔頭,尷尬一笑,說道:“老師,我識跟這些字不太熟呢。”

尉繚大奇,他這學生吐談水平之高,就算與他生平僅見的少年時就以天才聞名的甘羅也未必遜色,怎麼會目不識丁?但轉眼尉繚又想到,此子在亂世顛簸愁苦,又怎有時間來學文斷字呢?更何況這裏麵並非隻有一種文字,一種是舊時魏國的文字,而另一種則是燕文。雖然各國文字起源都來自於周王室的金文,可是經過春秋戰國的數百年演繹,文字早已經大多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