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毅雖然是文吏,但在指揮作戰的時候,他並不比馳騁疆場的大將差。趕到沛縣之後,蒙毅迅速發動召集令,將潛藏各處的禁衛軍們集聚起來,如猛虎下山一般撲向了縣衙,將整個縣衙控製住,直截了當地將縣令抓了起來。再以雷霆般手段審訊這縣令。
在種種手段折磨之下,這縣令對所有事情如竹筒倒豆子一般幹脆,承認自己和張良項梁等勾結,販賣糧草牟取厚利。平時為張良的運糧隊伍打掩護和壓製關於張良大營所招惹出來的事端。但是對於張良的身份並不了解,甚至連與他打交道最多的項梁的身份也是一知半解,以為項梁隻是一個豪客,哪知道自己所參與的事情,連皇帝都震怒了。
果斷處理了縣令之後,蒙毅召來縣尉、縣丞和縣監等實權官吏,將其暫時扣押住,以防止走漏了風聲。做完這一切之後,又將縣衙能夠梳攏起來的官兵湊成一支隊伍,交給楊端和統帥,趕赴張良囤糧的山穀。半路上就遇到了扶蘇派回的禁衛,有了向導,行軍更為迅速,不久就出現在了山穀外麵。
剛到不久,在山崖上放哨的禁衛就傳回了消息,說山穀裏麵的賊人內亂,彼此廝殺,亂成了一鍋粥。蒙毅大喜,揣度應該是陳勝鬧出來的一幕,所以當機立斷,立即大軍衝擊敵方陣營,以出其不意之勢攻破山寨,一舉將賊人拿下。
聽到山寨大門那邊傳來了陣陣喊殺聲,項梁頭皮一麻,回頭一看,手持火把,密密麻麻掩殺而來的鐵騎,項梁更是腦海一片空白。
清一色的黑馬和黑色盔甲,這是大秦禁衛軍的特有標誌。項梁年輕時見識過這鐵騎的厲害。當年秦楚兩國,一百二十萬大軍對峙一年,秦國上將軍王翦的身邊就有著這樣的鐵騎一百五十騎。在最後一役的時候,項梁清楚地記得,年邁的王翦在這一百五十騎的護衛之下,身先士卒,手持秦軍大纛,衝入了楚國最精銳的大軍之中!
由項梁父親,楚國的上將軍項燕親率的三千鐵騎,其中還混合了兩百熊羆內衛的精銳騎兵,硬生生地被這黑騎所撕開了一道大口子!在黑騎的衝擊之下,這三千人就像紙糊的一般破碎。項燕甚至還來不及做出反應,就被黑騎殺到眼前,割掉了腦袋。六十萬楚軍軍心頓散,被如黑潮湧來的秦軍徹底擊潰,慘敗滅國。
當時的項梁就在父親的身邊,他極力保護,也依舊無法抵擋住黑騎的衝擊,身上還留著幾道恐怖的傷疤,項梁最終能做的事情,就是裹著父親的頭顱,逃出戰場。後來項梁才知道,那一百五十黑騎,是秦國皇帝的親衛隊,秦帝國的禁衛軍,每一個騎士都是騎術爐火純青、每一個騎士手上都有上百條人命,每一個騎士都是戰勝了數以萬計的夥伴,才有資格編排進去這支隊伍裏麵的精英。
此時再見黑騎,項梁哪有不心驚膽戰的道理。回憶起過去種種,他已經沒有勇氣麵對這一支黑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