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四 造紙工場(1 / 2)

有了巴家做後出表率,鹹陽的富豪大戶們也不得不跟風。紛紛表示捐贈財富,支持帝國的建造事業。皇帝一個奢華宴會不過耗費數百金,但卻從中獲得了近二十萬金的財貨,解決了皇帝修築馳道的部分財政問題。這筆錢作為專項資金,撥給了撥給了李斯掌管。他將動用這筆資金,修建十二條主要馳道,用一條條四通八達的馳道,把整個龐大帝國聯係起來。

修建馳道,這是一個巨大兼漫長的工程。為了迎合皇帝好大喜功的心思,李斯初並不急著修建馳道,而是向天下郡縣,傳達了皇帝即將修建馳道的主意,將道路圖紙傳送各郡,招攬各種馳道設計的標準。雖然他心中早有定計,有了修建的基本方案,但卻故意製造出這樣的轟動,好讓萬民知道,皇帝要為大秦修建馳道了!而他李斯,則是修建馳道的總工程師!

皇帝對於李斯的行為並沒有表示反對。而是默許了他的做法。在帝國範圍內修建主要幹道,本來就是利在千秋的事情,如此宣揚,有利庶民知道皇帝恩威,也的確很符他的心思。在這方麵,李斯一直拿捏得比較準確。

……

陳勝不知道帝國已經開啟了震爍古今的一大工程,來自帝國的詔書山長水遠,還沒有到達閩中郡,所以這事情還輪不到他煩惱。但陳勝卻也在緊張籌備著一件大工程。

和建造鹽場幾乎同時,陳勝派出官吏,到山間燒製石灰,源源不斷地將石灰運回東冶。挖出不少池坑來發酵石灰。很多人對此都摸不著頭腦。但包括李左車在內,詢問陳勝此舉是為何,他總是笑而不答。不過他卻找來不少工匠,在河邊開辟出了一個場地,在用石頭建造所謂的發酵池,在周圍建起了簡單的工場,占地極大。好在東冶什麼都缺,荒地卻不少。這個對於陳勝這個郡守來說,並不算什麼難事,大事兒。

和李左車道別之後,陳勝處理了案牘上的一些文件之後,他換上一件常服,戴上一頂閩中郡特有的大鬥笠帽,叫上靈珠兒便匆匆趕往工場。

“大人,您來了……”遠遠看到兩匹馬飛馳而來,監工慌忙從草棚裏迎了出來。迎接陳勝的的大駕。監工是這附近一個村寨的族長,名叫蒼林,四十歲不到。長得矮壯,一臉彪悍,不過性格卻很敦和。蒼林應響陳勝的移風易俗號召,將村寨鄰村合並成了鄉裏,成為了鄉裏三老之一,在附近有些影響力。陳勝在這裏建造工場,聘請了他當這裏的監工。這裏的勞力,基本都是從蒼林的鄉裏之中招聘來的,有蒼林盯著他們,沒人膽敢偷懶。

“過來看看。我隨意走走就好。你們忙著。”陳勝擺了擺手,摘下鬥笠之後,他隨手一擦滿臉汗水,抬頭望了望頭頂的烈陽,說道:“最近炎熱,暑氣中,要給大家多煮一些涼茶,中午陽光太過於猛烈,就不要讓鄉親們幹活。像這種酷暑天氣幹活的,要給大家多發一些薪金補助,不要有缺漏了。”陳勝對著蒼林認真說道:“這個要記下來,不要聽過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