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檢給陳勝帶來了一個壞消息。
河道下遊十餘裏的兩個鄉裏因為爭水源,已經毆打起來了!
聽到這個消息,陳勝眉頭頓皺。閩中郡最近每天因為河水糾紛而造成的私鬥都有十餘起,不過這些鬥毆都屬於較小的事件,各地官吏可以調節矛盾,平和事端,陳勝並不需要擔心太多。
但是東冶周遭可不一樣。
自定下治所在東冶之後,按照朝廷的策略,為了更好監控甌越兩個小王朝的遺民貴族,陳勝下令這些人的家屬親戚都盡數遷徙到東冶,方便監控管理。這些豪門貴族們遷徙到東冶之後,大肆購買田地,大開阡陌,不少村裏都是他們土地上的附庸,村裏之間背後的勢力紛雜,一旦激發矛盾,很可能就會造成閩中動蕩的導火線。
然而讓陳勝最為擔心的事情,最終還是發生了。
由於連日沒有降雨,河道水位嚴重下降,為了保住土地裏的莊稼,有些村裏在相鄰的河道上築起了堤壩,把河流截斷,截住了水流,灌溉自家的土地。
但河流截斷之後,下遊河道便會枯竭斷流。別說灌溉莊稼,連村民的飲水都造成一定的困難。於是矛盾便這樣激發了。
上遊截斷河流的是騶平鄉。騶平鄉裏人口有八百餘戶,裏麵全部是姓騶的人,這個鄉是朝廷賜予東甌君騶無諸的食邑之一,後台不小。所以這些黔首百姓們恃著東甌君的影響,也不把下遊的狄裏人放在眼中。狄裏人口更甚一些,足有一千四百多戶人,見騶平鄉的人如此欺負人,哪裏噎得下這一口氣,昨天夜裏,裏長帶著數百個後生,去把騶平鄉築起的堤壩給扒了。
騶平鄉也有派人駐守在堤壩上,見有人來搞破壞,當即通知了鄉裏父老,結果雙方馬上就打了起來,越民打架素不怕死,混戰之間,雙方各有損失,死了兩人,傷殘了數十人,打了個平手。
但是越民之間的鬥毆絕不是打過架就算了的,雙方約定好,今天呼朋喚友,約定今天下午進行決鬥,以勝負決定水源的歸屬。當地的官府派人去阻止,卻被抓住關了起來。
聞言,陳勝勃然大怒:“這麼嚴重的事情,怎麼不早些告訴我?”騶平鄉背景不簡單,但是狄裏也不是可以隨便捏的軟柿子。當初跟隨騶搖投降的閩越軍,最強大的藤甲戰士,很多士兵便是從狄裏出來的,裏麵不乏東越君的心腹愛將,一旦有所損傷,東越君必然會有所反應。雖說騶無諸和騶搖都已經是被廢了的君王,但是在閩中的影響力猶在,若是兩人借助這一件事大興風浪,到時候就頭疼了。
出了這樣的事情,陳勝不敢大意,當即下令貊龍,帶著兩千精銳大軍去震懾,將混亂的局勢控製再說。自己也帶著徐無鬼等人,也匆匆趕往現場。
……
東冶郡尉府。
隻經過短短幾天的修整,郡尉府便已經金碧輝煌,奢華一片。比起郡守府來,除了規模上稍遜一番之外,其餘的軟硬件都要比郡守府好得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