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零五九 老鐵匠(1 / 2)

雖然嶺南的戰爭一觸即發。但陳勝並不急著離開番禺。有李左車主持著軍務,他並不擔心會出什麼亂子。再說了,這是嶺南的內戰,不會輕易擴大到波及秦軍。秦軍隻需按兵不動,監視南越各路大軍的動向,便可以高枕無憂。

最讓陳勝欣喜的還是西甌的軍隊進入南越。要知道,秦軍南征,抵抗力最強的是南越,但實際上,戰爭進行得最為艱苦的是西甌戰場。接著崇山峻嶺的優勢,西甌以少拒多,硬生生地把秦軍拖住,秦軍苦戰近兩年,都無法取得滿意的戰國。因此秦國不得不把戰爭的中心轉移到南越,試圖一舉攻克南越之後,從南越出兵政府西甌越族。如今西甌將主力進入南越,參加了南越的內戰,自身的防禦力量也會隨之下降。這樣一來,和西甌作戰的秦軍,壓力便可減輕不少,甚至可以趁機發動猛攻,取得一定的效果。

站在屋簷下,雪霰撲麵。不過身上披著厚實皮袍的陳勝卻感覺不到多少寒意。如今嶺南局勢再度發生變化,看樣子秦軍的推進速度又會加快很多。身為閩中郡的郡守,陳勝對朝廷如何處理南海這麼大的一塊地方,非常關注。來番禺這個地方,他主要便是要調研此事。

在他看來,如果南海諸地,要是能夠像閩中郡一般發展起來,那是最好不過了。但閩中郡的發展,離不開淩家的鼎力支持,數以百萬計的金錢源源不絕地投入其中,才能夠讓閩中郡迅速崛起。但陳勝更加清楚,閩中郡每年的收益,實際上還是來源於他從後世所帶來的那些技術。閩中郡的生產,已經基本滿足了整個秦國的消費,實在無法再擴大生產。

淩家已經在閩中郡投入巨大,短期內不肯能再拿得出巨資注入嶺南。朝廷也不會讓淩家的觸手太長,在帝國的南方擁有這麼多的產業和財富。

但按除了淩家,天底下隻有烏家才有這樣的實力。除非萬不得已,陳勝不會願意看到烏家的財富流入嶺南。但實際上,陳勝也清楚,烏家恐怕也不會輕率做出這樣的事情,把資金注入嶺南這一塊地方。要知道,閩中郡雖然荒蠻,但好歹與齊、楚接壤,對中原文化素有向往,對朝廷的抵觸不算太厲害。但南海的越民,由於五嶺隔絕,對待自己的傳統可是根深蒂固。想同化他們,沒數十年的苦工,絕無可能。所以即使平定嶺南之後,這裏也得必須長期駐守大軍,才能夠確保安全。再這種地方投資,顯然是要冒著非常大的風險;再者,嶺南與中原隔絕,運輸不便,貨物也不易運輸出去,這才是阻撓了嶺南發展的最大限製。

種種客觀因素表明著,嶺南的發展,絕不可能像閩中郡那般迅速。

對於自己得出來的結論,陳勝歎了一口氣。在這個時代,世上的土地很多,但是秦國的人口卻是有限的。即使是他這種穿越者,也不可能無中生有,讓秦國的發展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