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現在,泗水裏卻浮出了九鼎之一的中原大鼎!這意味著什麼?難道不是說明,大秦乃天立國,皇帝乃天命所歸的天之驕子嗎?
看到這奏書,皇帝精神倍覺爽朗,和李斯商議了之後,便下了詔書,來年春天,再次巡狩天下!一為安撫民生,二為尋訪仙人,三是為了到泗水打撈這神州九鼎!
皇帝的權威無人膽敢質疑。因此此事很快便確定了下來,內府已經開始著手了巡狩的一切事宜。不過禦史大夫馮劫卻表示有意見,認為此次巡狩,不宜像上次這般大張旗鼓,動輒耗費數十萬金的龐大開銷,對帝國來說,是一個極其沉重的負擔。
馮劫的建議立足於帝國的財政現狀。如今帝國馳道正在修建,南方還在打戰,北方的直道和長城也在籌備當中;除此之外,皇陵修建,鹹陽的擴建,以及西南的五尺道的修建,都是需要投入大量財力和人力的大工程,國家的財政並不寬裕,實際上,若不是征集的徭役帝國無需支付薪水,否則國家的財政早已經赤字,甚至已經破產了。
朝廷在財政上並無太大的建樹,主要方麵,不過是圍繞廣增稅賦罷了,把朝廷的負擔分攤到具體的國民身上。對於朝廷這種政策,陳勝並不滿意。但這是治粟內史和內府的事情,禦史府管不到這些,而陳勝在經濟改革上的一些舉措,呈現上去之後,便如泥牛入海,沒有絲毫的回音。
不過和朝廷的財政狀況不一樣的是,陳勝的腰包漸豐。除了閩中郡的那些產業的穩定收入之外,另外在鹹陽籌建的玻璃工場的貨物也開始走向了市場。
當然,玻璃燒製工藝仍有一定的瑕疵,但成本卻降低了不少。在公子高的新府邸落成之時,陳勝精心挑選了一批精美的玻璃器,送到了公子高的府中。
在後世根本值不了幾個錢的玻璃器,在這裏卻是大放光彩,一下子便吸引住了無數權貴的眼球。而陳勝更懂得貨物出售在精不在多的道理,每個月推出市場的玻璃器也不過是百餘件,造價異常低廉的玻璃,卻在鹹陽城裏賣出了天價。而且每個月都得提前預定,才有可能拿得到貨物。一個小小的玻璃杯,陳勝定下的價格便在三十金,而成本卻不過是一百個半兩錢而已,獲利近三百倍,這種暴利,讓陳勝自己都覺得良心過不去。不過陳勝在行商的時候,良心這稀罕的東西,早被他藏了起來,收入雖然高,但他的開支也不小。別的不說,光是黑狐營幾百人的開銷,便是一個大數目。但最燒錢的並不是養兵,而是研究所和工場的研究上。
研究所已經被陳勝進行多樣化。除了藥物的研製之外,陳勝把火藥的研製也開始提上了日程。招來一批熟悉煉製丹藥的方士,許以高價,讓他們簽下了終生賣身契,讓他們從事最簡單的火藥煉製。
在後世,黑火藥的配方,並不是一個秘密。但在這個時代,卻無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