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落腳嵩山(1 / 2)

出了烏倉村,楊文風讓大軍向北走。葉啟華不解道:“咱現在畢竟也還是黃巾,我們何不往南,去黃巾昌盛的地方汝南或宛呢?”楊文風說:“咱們的對手可是左中郎將皇普嵩,他肯定能想到這一點的,所以咱們背到而行,先躲開他的追擊再說吧。”

楊文風一行人剛剛離開烏倉村沒半個時辰,皇普嵩的大軍就到了。皇普嵩看見黃巾已退出整各村,無奈的搖了搖頭侯便馬上讓人找來了幾個當地的人,詢問了一下情況。再得知,有一個自稱楊隊長的人帶走一隊人馬向北去後,馬上下令向南追擊,這時右中郎將朱雋說:“為何不向北追,反向南?”皇普嵩道:“我看其必是向南而去,否則他們為何不殺掉村裏人,而留下活口,再說往南是汝南,西南是宛,中原黃巾昌盛之地,我看此必是賊人的聲東擊西之計。”朱雋聽後說:“大人分析有理,我們速向南追。官兵排成隊向南追去,可誰也沒發現,騎都尉曹操卻想北方看了良久後才向南而去。

再說楊文風帶領著一百多人不日就來到長社。楊文風轉頭對葉啟華說:“此地就是皇普嵩與穎川渠帥波才決戰的地方,不向北了,向西去嵩山。”葉啟華說:“為何不去投靠波才?”楊文風道:“波才失敗後會向西逃往陽翟,我們在陽翟以西的嵩山等著吸收他的敗兵,來壯大自己不是好事嗎。”葉啟華點了點頭。

皇普嵩帶人向南追擊了兩個多時辰後,碰巧撞見了劉辟的軍隊,劉辟反倒成了楊文風更人的替罪羊。在掃清劉辟這夥黃巾軍後,皇普嵩便揮師北上,準備在長社與波才決戰。皇普嵩在長社用夜襲與火攻的辦法將波才打敗,並繼續追擊波才至陽翟,黃巾兵剛開始對陽翟進行掃蕩,就接到官兵來襲的消息,波才再次失敗,率殘部向西南潰逃,同時陽翟不少難民與少數黃巾兵逃到嵩山,楊文風接收了他們。

兩日後,楊文風將難民與黃巾兵分開,將難民送回了陽翟,黃巾兵進行了收編。

這日楊文風將所有的人拉到嵩山一開放出,對其說:“我們都是黃巾軍戰敗而逃到這裏的人,大家一定想知道我們今後的出路是什麼,那我現在告訴你們,咱們不可能去投降官兵,去送死,我們也不可能回家去種地,現在根本就沒人讓你去種,種了也會被搶。我們隻能繼續與官兵抗衡了。但我們現在還很弱小,所以我們要慢慢壯大自己,在這過程中,我們要充分與敵人周旋,當我們強大後,我們也要做漢朝的軍閥,有屬於我們自己的地盤,讓大家吃喝不愁,你們說好不好?”眾人聽後想了想,如果真能吃喝不愁,有我們自己的地盤,不用再被別人欺負,那多好啊。這時葉啟華又站了出來,揮舞手中的大刀大聲的說:“吃喝不愁,吃喝不愁!”眾人在這種氣氛下,紛紛被感染,也相繼起身跟著喊了出來。楊文風繼續說:“我們要想生存是離不開百姓的,正所謂我們是舟,百姓是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當我們有了百姓的支持,我們才可以將抗爭進行到底,而且你們也都是百姓,也都是窮苦農民,我們能欺負自己的兄弟姐妹嗎?所以我現在宣布,我們隻搶官兵的,不搶百姓的。否則別怪我不客氣。”眾人聽完後都表示讚同。因為他們覺得這個人是真心為百姓好,為窮人好。

楊文風統計了一下人數,大約五百人左右,戰馬隻有三十來匹,最重要的是糧草隻夠這些人一周所用。

當晚,楊文風找來了葉啟華梁仲勝張冰許榮勝進行商量,決定趁官軍攻打汝南和宛之際,去搶劫嵩山附近的地方。首選就是陽翟。因為那裏的百姓有眾多是我們護送回去的,應對我們算是友好,再者黃巾兵剛清洗過,當地不會有太多官兵。於是決定在次日,楊文風和葉啟華張冰下山,進行偵查,留其他兩人在山上找些辦法來訓練一下這些潰兵,主要是先提升士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