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比武大會(1 / 2)

三日後,梅花莊所有門人齊聚梅花廣場。

廣場正方形狀,廣場東南方、東北方、西南方、西北方,分設四座石磊高台,為比武場。正北中央一座理石高台,高台之前站立一尊三人之高的麒麟石像,虎虎生威幾乎與高台同高。高台上有七把白玉太師椅,七位仙風道骨的白衣長者,坐於其上,坐在左首的長者左袖口繡著一段梅枝,上有梅花七朵,從左至右各人的梅花依次減少。分別是掌門和六位長老。

左首長者清了清喉嚨,聲音傳至個人的耳朵,全場噤聲。

“自開派祖師,傳至今日我派已曆三十二代弟子,其中人才輩出,一代一代無不是從比武大會中脫穎而出,然一次比武不成,並不必氣餒,每位弟子的天資不同,有的速成、有的晚成,故分設四個比武場,一是使不致因年齡差距而造成不公;二是讓各個年齡段的弟子都有大放異彩的機會。同門比武點到為止,不要傷了同門和氣。比武開始吧”聲音並不甚大,但是一字一詞都使人聽的真真切切,如在耳畔,卻不刺耳。六位長老心下又是一驚,掌門內力似乎較一年之前,又有些許精進。暫不言此,且說四座比武場裁判領令,各位比武弟子翻身上台。一時間人聲鼎沸,有叫好聲、也有謾罵聲,有讚歎聲、也有鄙夷聲。

午後,東南比武場“窺徑組”,兩位弟子縱身上場,相互拱手施禮。一個說:“承讓了,廣才師兄”說話的便是那晚的白衣少年。對麵的高大少年“哼”了一聲,拔劍便刺,劍法綿綿無盡,一招快似一招。

廣才長少年兩歲有餘,也是二長老的得意弟子,少年一時也是看不出破綻,見招拆招。廣才搶個先手,得理不饒人,劍是愈用愈快。少年應付起來愈見捉襟見肘,額頭已經微微見汗。忽然廣才跳起雙手握劍猛劈下來,少年舉劍招架,“砰”的一聲,火花四濺,少年虎口一陣劇痛,已然知道虎口被震裂。台下“啊!”的一聲,赫然是那晚的少女。廣才見狀又重新來了這一招,少年急中生智,從廣才胯下劃過,一腳將廣才等下比武台,廣才重重摔在地上。少年向四方施個禮,之後走下比武台,此時廣才被眾位師兄弟扶起,“啐”了一口唾沫,道:“下三濫手段,算什麼好漢。”說完,甩開眾位師兄弟,憤憤而去。有幾位師兄弟嘀咕道:“********,勝有何歡”,也跟著廣才一起離開。

這時掌門一派的弟子們也聚了過來紛紛叫好。少年略感慚愧,若不是方才急中生智,想出那並不好看的一招,險些便敗在了廣才師兄的手下。

“傲雪師兄你的虎口還在流血呢!”一個白玉般的小手,拿著一方印著梅花的手帕,將梅傲雪的虎口裹住,血染紅了梅花,帕白血紅,小手裹著大手,別是一般景致。

傲雪道:“慚愧慚愧,勞煩師妹費心了。看來我還是打大意了,“人外自有人才在,一山更比一山高”啊”

少女道:“師兄不可氣餒,贏了比什麼都好”言罷拍了拍胸口,吐了一下嬌舌,煞是可愛。

傲雪頗感安慰,牽著師妹的衣角向著西北邊的比武場走去,道:“咱們去看看大師兄,莫叫其他師叔的弟子喝彩聲,把咱們掌門一支蓋過去。”

西北武場是“精英組”,此時高台上的兩位寒暄剛過,也不見二人如何動作,左首為一五短漢子,袖口是繡著七個梅花花瓣,右首是一個七尺壯漢,袖口繡著一個梅花花瓣。二人站在高台,手中未執兵器,四目相對,誰也不讓著誰,不一會見二人頭冒白霧,七尺壯漢臉色由紅變紫,倒退一步,一口鮮血吐了出來,陽麵倒下台去。五短漢子,微微一笑,道:“承讓承讓”,一騰身飄飄然落在了傲雪和少女身邊。這一招“花落不敗”使的精妙,方才被激烈的內功較量驚的屏氣凝神的眾人,方才回過神來,不由得都喝了一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