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迷問答
進入季後賽後,“砍鯊”戰術似乎又開始流行起來。火箭和小牛的比賽、馬刺與快艇的比賽都出現了“砍鯊”戰術。請問,“砍鯊”戰術具體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沒有球隊在比賽最後幾秒內對進攻方執行這個戰術呢?我們學校打比賽的時候是否可以采用呢?據說聯盟也許要取消此戰術,這個要怎麼取消呢?
吉林沙雷
答:砍鯊戰術(hack-a-Shaq)由小牛隊前主教練老尼爾森發明,即采用犯規戰術對付奧尼爾,減少“鯊魚”投籃命中的機會。由於罰球是奧尼爾的“死穴”,所以“砍鯊”後,他雖然獲得了罰球的機會,但是命中的可能性非常小。因此可以得到球權。這個戰術不隻是針對中鋒,反正就是針對罰球差,但殺傷力很強的球員。“砍鯊戰術”的存在讓比賽的流暢性大打折扣,也違背了籃球這項運動的爭勝本意。
在最後幾秒鍾內是不能執行“砍鯊戰術”的,因為NBA中有規定,在比賽最後的兩分鍾內如果對無球隊員犯規,是會被判“兩罰一擲”的。被犯規方執行完罰球後,還能掌握球權。因此在最後兩分鍾內執行“砍鯊戰術”是毫無意義的,隻會白白送分。
平時學校打比賽的時候,我個人認為“砍鯊戰術”是一個非常好的戰術安排。我敢說現在國內中學生的罰球平均命中率肯定不到50%。所以這是一個很有效的手段。不過,你還需要有一個比較在行的裁判,也許你已經犯規了,但是裁判看不到。還有在犯規的時候動作不要過猛,否則很容易引起衝突。
想完全取消“砍鯊戰術”是沒有辦法的,隻能通過修改規則來限製。比如說“比賽最後兩分鍾內不能對無球隊員犯規”就是後期修改來限製“砍鯊戰術”的。我覺得再要限製這個戰術的話,可以讓被犯規的球隊選擇去發邊線球而不是去罰球,或者把罰球次數增加到三次等等。這樣,執行這種戰術的球隊受益將會變小。
雷霆要換新教練了,請問在凱文·杜蘭特有傷的狀況下是否對下一任教練的選擇有影響呢?
湖北薛天鑫
答:在這樣的情況下,雷霆是不會考慮杜蘭特離開的可能性的。他們所有的決定都要基於“他會留下來”這一點,雷霆也會營造球隊氣氛讓他留下來,這才是俄克拉荷馬的挑戰。如果球隊能保持健康,然後又能找到一個好教練,讓所有球員互相信任,把球隊帶上新的高度——也就是和今年勇士隊類似的高度——這樣杜蘭特會像蒂姆·鄧肯那樣留下來。之後,他就會把自己當作終身的俄克拉荷馬人,因為他相信在五年左右的時間裏,球隊能夠贏得總冠軍。但是如果他們沒能夠達到那樣的成就,杜蘭特現在說的話就不算數了。作為一個團隊,雷霆隻能說;“我們會做出一切努力把他留在這裏,直到再也留不住他。”其實,當你急於提升球隊的最高水平以增加杜蘭特留下的可能性的時候,你就已經在考慮他成為自由球員的事情了。所以,對雷霆隊來說,布魯克斯就不是最好的教練人選了。沒錯,大家都會提到過去三次季後賽中球隊的背運,但是很多人認為他們在2012年總決賽中比對手更好。布魯克斯在那個係列賽中不肯從首發中撤下肯德裏克·帕金斯,這是球隊輸球的首要原因。忠誠是一種值得尊敬的品質,它能讓球隊凝聚在一起,但是缺乏彈性則是致命的策略錯誤。當然不能否認,布魯克斯在那之後變得更好了,他比前幾個賽季都要有創造性了,但是他仍然不在聯盟最佳教練的行列中。在季後賽中,一兩分之差都有可能影響到勝敗,所以追求最好的教練才是最佳的選擇。
正常的球員,隨著年齡越來越大,一般為了延長自己的球齡,都會開發出跳投,而鄧肯年輕的時候45度打板投籃,還是和諾維斯基的後仰投籃一樣可以稱為招牌動作,而隨著近幾年這個招牌動作幾乎看不到他使用了,這是為什麼?
四川胡慧
答:開發投籃不是為了延長球齡,而是為了擴充進攻手段增加進攻端的威脅程度。
鄧肯的投籃手感並不能算好,在明星四號位裏隻能說是說得過去。45度打板以前用的確實比現在多,但也並不是每場必用的必殺招。何況這一技能是結合左側試探步三威脅來用的,做虛晃後一旦成功可以往三秒區裏運球麵筐突破造殺傷或是逼迫對方收縮,如果對方忌憚突破而稍微放開點距離就能利用空間直接投籃。現在鄧肯靠近籃筐要位,如果背身的話還能打打,但運動能力明顯已經無法支持他去進行三威脅接麵筐突破了,因此很容易被人追上防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