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黨羽(1 / 2)

慕容百裏調任為治理黃河水患的欽差的聖旨,第三天晚上便到了太原太守府的桌案上,與慕容霓裳送到的八百裏加急,前後隻差一壺酒的時間,看著桌案上放置的一封信和一道聖旨,慕容百裏身心壓力巨大。

慕容霓裳的確為他爭得了一個極好的機會,如若治水成功,自己便能夠回朝為官,前朝、後宮相互應和,慕容家的勢力很快會回到當初的狀態,知辰長大後的太子之位就會多一層的保護,可是治水又是談何容易的事情,當年的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尚且用了數年的時間方才治理好黃河的水患,如果容易而為之,工部也不會無能到奏請陛下派欽差去督導。

可不管這次治理水患的難度有多大,慕容百裏是一定要去的,不然以端木玦的心思,自己再等上幾個三年,也是不可能回到龍城的,權衡之後,慕容百裏吩咐身邊的小廝,去請自己的夫人收拾行裝,明日一早動身。

慕容百裏的夫人瞿氏一十三歲歸慕容家,原本是川南劍州府巴蜀候長女,當年慕容宇曾任劍州府禦史,在任時瞿侯爺的幼子瞿廣恒曾經出手不慎在擂台上將人打死,慕容宇出手搭救,前後打點,算是保住了瞿廣恒的命,由此與劍州府算是成為莫逆之交,慕容宇之後能夠平步青雲從劍州府入朝為官,瞿侯爺也算是功不可沒。

在慕容宇調離劍州府時,兩家結為秦晉之好,以當年慕容家的身份地位,能夠娶到瞿侯爺的長女可謂是高攀了一枝,一十三歲的瞿青蘅尚且年幼,卻已經是名聞川南的確的絕色佳人,大家閨秀,慕容家無疑是撿了一個天大的便宜。

瞿青蘅雖然一十三歲嫁與當時已經十九歲的慕容百裏,但是因為尚且年幼未能行周公之禮,所以瞿家便陪嫁了兩位媵妾,一個喚作帶福,一個喚作帶善。

瞿青蘅雖然不願意,可自己年紀小,母親勸說自己,與其身邊的人得到寵愛,也比外來的人爭了地位好得多,所以青蘅便隻能妥協,可瞿青蘅沒想到,慕容百裏卻一直未曾寵幸帶福和帶善,並且一直將兩個媵妾視為青蘅的丫鬟,潔身自愛到青蘅年滿十五歲,兩人行周公之禮,這麼多年,慕容百裏的身邊沒有一個姬妾,哪怕是他身居高位,慕容家在朝堂上呼風喚雨之時,慕容百裏對自己一直都是相敬如初,對於她來說,從自己的蓋頭被掀開之時,一直到現在,她都是幸運的。

下人前來傳話,說是大人要今天收整行裝,明日一早出發,瞿青蘅覺得事出突然,連忙去了書房,“相公,怎麼突然就要離開太原?這次還是去西北嗎?”

自從慕容百裏從西北前線調任後,兩個人終於不用在異地分居了,許多人雖然都在感慨慕容家的衰落,可是瞿青蘅卻覺得這段日子是她最為幸福的時光。

“夫人別著急,坐下說!”慕容百裏將桌案邊的一扇窗子關了起來,瞿青蘅因為生產落下了些小毛病,即使是在夏日裏也不能坐在窗口處,“今日方才下的聖旨,還來不及與夫人講,皇上調遣我到河南去治理水患,恐怕要走上些日子了!”

瞿青蘅聽聞後臉色一白,卻還是略略的點頭,柔聲說道:“皇命難違,隻是相公從未治理過水患,可否能勝任此時?”

慕容百裏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此番前去,皇上會恩準眾多治水方麵的人才、官員隨行,這一點你大可放心!”

“那就好!”瞿青蘅略微顯得有些期期艾艾的說道:“相公,你我相聚不過一段時日,就又要分開了,雖然這次不是前往戰場那般的凶險,可是治理水患,責任重大,重任也不輕,青蘅也幫不上相公什麼,隻能幫助相公將家裏一切打理好,你放心的去吧!”

慕容百裏對瞿青蘅虧欠頗多,心中一直覺得愧疚,當年長子瑞頊出生自己便駐守西北,甚至到瑞頊兩歲,自己才從西北回龍城探親,瑞頊獨獨不會叫父親,多年來,自己長年征戰在外,多靠著青蘅打理家中事務,在龍城時,母親年紀大了,全府上下的擔子全都落在她一人肩上,現在身處太原,環境苦了些,可她還是侍奉翁姑恭敬,沒有一句怨言,許多人都說瞿青蘅得了自己是件幸福的事情,慕容百裏覺得,自己能夠娶到青蘅才是此生一大幸事。

她雖說皇命難違,讓自己放心,可是眼眶還是紅紅的,慕容百裏知道她生產後眼睛一哭便容易模糊,連忙從懷中掏出一方帕子來,拭了拭她的眼角,安慰道:“別哭,不過是去上幾個月便回來了,自己身體不好,還不自己照顧著,你這樣怎麼讓我放心走!要不這樣吧,太原環境實在是惡劣,不比龍城和劍州府,要不然我走之後,你帶著孩子要麼去龍城投靠妹妹,她自然能夠護你周全,要麼就回劍州府小住幾日,我書信一封給廣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