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倍?”黃參軍翻著白眼兒,哪裏肯信。
“你是說,你的一支步槍,可以頂一百杆銅銃使用?”
“不錯,一支銅銃,在五十米以內才能發射成功,攻擊目標,而這段距離,對於飛馳而來的騎兵來說,實在太過短暫了,雖然敵軍的前鋒可能因此死傷一批,但是,敵人的鐵騎排山倒海衝來,銅銃的效率,根本不足以阻擋敵人。”毛仲的話,讓所有的將官們都連連點頭,以往太多的戰例都表明,裝備了銅銃的明軍,似乎沒有任何優勢,反而因此讓士兵產生了畏懼心理,不敢憑借刀槍馬力而戰。
“但是,步槍製作成功以後,射程普遍在五百米到一千米之間,敵人就是大規模的騎兵來襲擊,我軍完全可以在敵人衝擊的時候,以密集的火力將其殲滅許多,最大限度地削減其威力。如果敵人死傷太多,要麼,有可能產生心理恐懼,慌忙撤退,要麼,將因為大量撲倒的人馬而相互牽扯,使其衝擊速度大大降低,這反過來又給我軍的射擊製造了更多的機會!”
“能打五百米?一千米?什麼是米?”好幾個將官都迷惑不解。
毛仲解釋,米是西方國家使用的長度標準,一米等於三尺,也就是說,最普通的步槍,射程在五百米,一千五百尺,一百五十丈。
“一百五十丈?”黃參軍砰地跳起來:“你吹什麼牛?”
陳繼勳也連連搖頭:“這哪裏能呢!頂多打出五十步就不錯了!”
陳繼勳說的五十步,不過是二十五丈。
因為將官的議論聲太高,實際上也可能是香桂太過興奮,將這消息泄露了,結果,蘇泰和他的侄子蘇烈文等人也來了,再不久,竟然連冰梅也來了,陳繼盛都急急忙忙地趕來了。
“能打一百五十丈的銅銃?”陳繼盛笑容可掬地譏諷道:“香桂啊,你們兩人開玩笑,怎麼把這麼多人都忽悠來了?”
香桂看著毛仲,低下了頭不敢吭聲。倒是陳繼盛愧疚偷梁換柱,以香桂取代香雪,已經真相大白,人家毛仲也坦然自若接受,沒有半點兒不敬,也不好意思深究。“都散了吧。”
可是,沒有人肯散,大家對毛仲的為人非常信任,很好奇他這樣靠譜的人怎麼做這樣不靠譜的事情。一定有蹊蹺。結果,隻有陳繼盛自己帶著衛隊走開了。
黃參軍笑嘻嘻地說:“毛仲,你做吧,我們要看著你把東西做出來!我相信你!”
“對,對,趕緊把東西做出來瞧瞧啊。”大家一起催促。
“一時半會兒也做不出來,今天先要製作的是,工作母機,簡易機床,或者說一個工作台。”毛仲給那些工匠們講了半天,又給佛郎第講了一會兒,大家都迷迷瞪瞪,有的工匠先還能夠耐著性子聽,聽著聽著就將腦袋搖成了撥郎鼓:“不懂,不懂。”
工匠們走了一半,留下來十個還有些眉目,反正聽毛仲說得這樣玄妙,大家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決定努力一把。佛郎第忽然點頭:“知道了!知道了!”
毛仲從頭開始,指導這些人製作工具,奠定基礎,準備一步步地開發步槍零部件,然後製作批量步槍,在他看來,憑借這時候的科技水平和知識,能夠勉強做成的,就是步槍而已。他更認為,農耕文明的大明朝,要戰勝內外敵人,單單強調士兵的素質和體能,軍官的忠誠什麼的,很難做到,必須在武器技術上取得優勢。銅銃等老一代火器的優勢,並不明顯。如果明軍有一支現代步槍裝備的千人軍隊,就可以橫掃東北女真叛亂勢力,即使在對外戰爭中,也可以輕易地獲得勝利。不是不想立刻製作機槍或者微衝,而是技術上更多難題,邊兒都沾不上。
工匠們首先打開了爐子,尋找木炭開始生火,接著,尋找些鐵片來熔化。
毛仲沒有拘泥於鋼鐵冶煉和鑄造的起步工作,還向陳繼盛討要了三十名精幹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