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轉眼到了建安七年,即公元202年12月。
史書記載這一年,袁紹因官渡之敗後中十麵埋伏之計而“慚憤,發病嘔血”五月的時候掛掉了。曹操則是趁機揮軍向北掃蕩河北,打的個風生水起。而被他稱為英雄的另一個人,劉備,他也沒閑著,“劉表使劉備北侵,至葉,曹操遣夏侯惇、於禁等拒之。”然後就是著名的“火燒博望坡”事件,沒錯,跟演義中的記載完全不同,這劇情不僅提前了5年,而且也不是諸葛大大觸發的。
同時在江東,雖然孫家的勢力已經分為三份,但仍然是發生了與史書記載毫無二致的事件那就是“曹操下書責孫權任子”——曹操命令孫權給他一個兒子作為人質。曆史上這事是什麼目的就不用多做討論了,目前的可能性是曹操想讓孫權當好江東的看門狗,而孫權則是想要曹操的承諾——不插手江東事務的承諾。
所以當他召集群臣開會的時候,張昭等人才會如此猶豫不決。最後還是孫權請來了周瑜,跑到了吳夫人,也就是他和尚香姐的母親那兒做定奪,畢竟現在的孫權還是一個成年不久(古代二十歲冠禮之後才能算成年),年僅二十一歲的青年,治理吳郡也不過短短兩年多的時間。內憂外患的年輕吳侯實在是不得不倚重周瑜張昭這樣的重臣。
周瑜倒也開門見山,直接舉出當初楚國建立之時的情況,並言曹操身陷河北雖敗劉備但分身乏術,現在該做的是迅速平定內患,而不是對一個還沒有形成威脅的敵人稱臣送質,否則受製於人不說,吳侯的威信又何在?這一番當著孫權母子倆說出來的話,絕對是發自肺腑的苦口良言,吳夫人當即便拍板:“不送,起碼在曹操換過勁來之前堅決不送!”而同意使用一個拖字訣的孫權,他的決定則多了一條——明年開春,定要把拿下一郡,否則江東一統遙遙無期,等曹操緩過來了,滅亡的必定是他們!
而另外兩個孫氏,卻也麵臨同樣的煩惱,沒有主事能力的孫紹在其三叔、四叔的授意下,同意送質同時與曹操交換姻親,人選就是一直與孫權親厚而不受他們待見、目下投閑置散的孫瑜。算起來孫瑜也有資格做這個人質,畢竟他的父親是孫堅的親弟弟。而作為交換與曹操族弟曹仁的女兒結親的,則是孫堅第四子孫匡。
消息傳到會稽的時候,眾人除了驚訝再無第二反應。
於是,緊急會議便召開了。一直遊走於會稽郡各地挑選、訓練情報工作者,甚至是模擬實戰的林家仁也被喊了回來,出現在了會議上。
“想必大家也知道了,咱們的使者被哄回來了……兩位兄長大人竟會代替紹兒做出如此決定,實在是太讓人痛心了!曹操何人?漢賊也!與先父的忠義之道背道而馳不說,單是徐州的暴行就讓人恨不得處之而後快!”
尚香姐說的,正是發生在興平元年(公元194年)春天的“替父報仇”事件,史書記載“曹操擊謙,破彭城……凡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餘,泗水為之不流。”也就是說他的大屠殺堆起來的屍體讓泗水都堵塞了。無論在那個時代,屠殺平民都是會被口誅筆伐的,無論他是不是真的幹了這樣的事,總之現在他曹操有這樣一個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