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尚香姐還真是一個雷厲風行的人,明明昨天才決定前往臨城,今天林家仁等人就已經在路上了。而且攻下了好幾次的海陽城目前居然是由剛投降過來的秦議主政當著太守,同時也隻留下了一個副將,外加五百人把海陽當成一個據點來守護。
“反正張洪忙的不可開交,他是沒功夫來理會這個小城的,而且有這五百人在,相信秦議也不敢造次。”這是尚香姐的原話,林家仁本來還想反駁,但一看周圍的兵力情況……還是算了吧,回來的事就回來的時候再考慮吧。
於是,抱著“車到山前必有路”的心態(林家仁:當初真不該跟尚香姐講這句話的),一行一千五百人外加林家仁所部兩百五十人的部隊就浩浩蕩蕩地向著臨城進發了。
路上的第一天,每一個人的神經都相當緊繃,除了林家仁時不時地講講冷笑話逗悶子以外,包括尚香姐在內的人們都是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畢竟經曆了周瑜貓捉老鼠遊戲一般的圈套之後,他們隻會更加小心。
可是第一天卻什麼都沒發生,要是說還在新都境內可以相安無事的話,那麼身處丹陽郡的第二天還沒有引來敵人的動靜就有些奇怪了。就算是第二天沒被發現好了,可是到了第三天、第四天,尚香姐所部居然還沒有遇到一絲阻礙,在丹陽郡內完全屬於如入無人之境,想在哪兒晃悠就去哪兒撒潑。
奇怪的還不止這事,越接近臨城似乎人煙就越稀少,即使是尚香姐故意選著靠近縣城的道路也沒有發現多少人口存在。這一切就像是臨城那邊專門清場來等候尚香姐出現一般,詭異的不是一點兩點。
直到第五天,眾人徘徊在陵陽城周邊好不容易看到有幾十個人存在的村莊,立馬找了個人來問問清楚:原來,周邊的勞動力,不管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幾乎都被抽調了,而他們所有的目的地全部都指向同一個地方——廬江郡烏江邊。
“這裏是二哥的地方沒錯,為何他要不惜代價把這些人集中到還在打仗的廬江呢?隻是為了和談的話,沒必要這樣吧?”這是尚香姐的疑惑,也是林家仁搞不清楚的地方,烏江已經很靠近孫權領地的邊緣地帶了,再往北走一些就是曹操的領地了,難道他想在那修築一些防禦工事?就算是這樣,那又為何偏偏選了這個時候?
不過想想也就是了,對於想不明白的事情,尚香姐往往的選擇就是不去想,管那個二哥想要做什麼,反正現在的目標就是臨城,打過去也好,大搖大擺走過去也罷,就當自己是來參加宴會的!
可是這老鄉的回答突然又牽出了另一件事。
他的原話是這樣的——“前日聽另一村的人說見到大隊人馬從他們那兒經過,進了陵陽,然後又聽說那隊人馬往臨城方向去了。”
“很有可能是孫紹方麵的代表!”君臣二人想法一致,當即決定馬不停蹄追上再說——他們倆和一些有馬的騎士倒是騎在馬上跑不腿疼,這可累壞了這幾天以來一直神經緊繃的步兵們,即使是經過山地訓練鍛煉出來超越常人的體魄,也吃不消這種沒有來得及吃午飯就開始狂奔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