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言事(1 / 2)

建安八年五月十一日,林家仁上書言事,向當時還被稱作孫安的孫尚香提出了著名的《江東商略》,後人將此歸入《江東新政實施綱要之若幹細則》使之成為了古今中外爭相學習的治國必讀教科書之一。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司馬公有雲: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此乃實踐不變的真理。”並不是每個人都給尚香姐你似的,道義就是人生的全部了:“不管是百姓也好,還是士族也罷,他們絕大多數都是有追求的,這個追求基本上就是逐名逐利了,百姓可能還要好點,他們幾乎隻思溫飽,但那些士族,尤其是主公手下那群臣子們,十個有九個都是利益至上的。”

“你說的這些我明白,然後呢?”

“打個比方吧,一隻狐狸,不,一隻老鼠為了偷吃一袋隻留了小縫的大米,從而費盡心機幾天不吃不喝,終於把自己餓瘦了得意鑽入其中,可是當他吃飽了卻再也出不來,他們的下場隻能有兩種,要麼被人發現了後果很嚴重;要麼再過幾天餓成當初的狀態跑出來。”其實這個故事有個漏洞,老鼠它完全可以把袋子裏的大米一點點運出來,隻是他隻在乎眼前的利益目光沒有那麼長遠罷了。

“此話怎講?”

“也就是說,讓他們看到眼前的短暫利益,主動投懷送抱,以為自己能占到便宜,在那條縫緊緊地卡住他們的時候,就是咱們下手的時候了。”

“……”林家仁的說法可能還是有點難以理解,尚香姐幹脆就不思考了,等著下文:

“首先,取消各地來往的關稅!您先別急聽我說完,文書上有寫,此舉意在刺激經濟蓬勃發展,吸引大量投資帶動各項產業的迅速崛起,彼時商人雲集會稽乃至江東都能被完全帶動。其次,不收取關稅不代表不收稅,想要在會稽經商還需要按所售貨物的價值以一定的比例收取交易所得稅。但這絕不是目前實行的地攤稅以及店麵稅,那個賣黃瓜的都跟賣字畫的一個稅款畢竟不合理。這樣一則商人絕不會擔心做賠本買賣,二則咱們的財政收入也能得到有效的保護。”

尚香姐不住點頭,這樣的話,那些握有豐富資源的豪門和士族必將舉雙手讚成,各地交易的次數就屬他們最多。其實最重要的還不在這兒:

“這樣稅收關卡必將被拆除,咱們便可以順利接受那些之前不在掌控中的具有戰略意義的地方。主公,彼時他們賺錢賺得盆滿體缽了,還有心思來管咱們麼?這看似是個經濟政策,實則是戰略決策啊!隻要戰略要地在咱們手上,就不怕他們不聽話了。”

聽到這裏,尚香姐總算搞清楚了林家仁的上書中含糊不清的地方,似乎看到會稽整個豪門士族實現真正同心的可能:“也就是說,咱們到時候就能完全掌控他們了?”

“不行,隻是這樣的話,會稽的經濟就全部都在他們手中了。由於實施的是極其開放的經濟政策,所以必須有政府的調控才行,否則就不是他們聽我們的了,而是他們控製我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