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仁所住的地方,就是內城的城西,也就是那還沒走進去就能看到怨氣滿天飛的一檔子聚居區。說起來還是這丫自己申請的,一則由於劉琦剛回來事情多,也沒時間跟他好好溝通,二則黃碩以及蔡夫人盛情相邀,雖然已經拒絕但是保不齊什麼時候她們又跑來找自己了;三則現在還必須低調,也是示弱的一環,雖然蔡瑁知道了自己這一個被大公子請回來的人的存在,但是肯定以為隻是一個小角色罷了,最多派人跟蹤一下下就是了,過幾天沒什麼特別的就會放棄的,那樣林家仁才好幫劉琦才好開展今後的工作。
總之,目前這個地方是租的,隻有劉琦一個人知道,林家仁要了點日常開銷外加活動經費之後,便囑咐對方五日後再談,他要趁此機會對襄陽的各勢力情況有個基本的了解,要搞清楚哪些是頑固分子,哪些跟蔡瑁不是鐵板一塊,哪些是可以團結的對象,哪些是不可靠的牆頭草。
這個地方,劉琦所在的太守府策馬慢行一盞茶便可以達到,要找林家仁也是很方便。林家仁的新家雖然及不上他在會稽擬建的府邸規模那麼大,但也算是城西中等偏上的地段和小宅了,反正橫豎林家仁就兩個人,小宅子帶院子已經很知足了。
此處也不算是平民的聚居區,但商業發達,似乎有種不成為的規矩在這裏流行。比如城東和城南就鮮有見到這等規模的市集,那裏的商業買賣主要還是靠店麵,屬於室內交易,大概富貴的人總是有所講究吧。但這裏不同,光用眼睛看就能感受到襄陽商業極其發達,旅運頻繁,地攤、貨攤、車攤,攤攤均擺,車運、船運、手運,運運皆達。
不僅如此,親自感受之後,更覺其物品種類玲琅滿目、應有竟有,而且還物美價廉,比起會稽的繁榮度來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上(地下那是發展中地區、地底就是未開發地區)。
林家仁打著幫玲買胭脂水粉衣服等物的幌子,路過市集的時候,便目睹了各種各樣的東西正在出售,無論是活著的羊、豬等畜類(賣牛是犯法的),還是雞鴨鵝等禽類,或者是奇形怪狀的各種魚類,應接不暇集中販賣。至於馬、驢等坐騎勞力一類,則是單獨劃出一塊區域由專門的部門進行監督販賣,也就是說你要賣它們必須接受資格審核,得出示從商從政從軍等相關證明才行,管製不可謂不嚴厲。
接下來就是肉類市場,跟剛才所見的活物不同,這裏的都是宰好了的各種肉、皮、骨頭、血、筋,還有蛋、調料等副產品,一應俱全。
再來就是陶土、原木、鐵器以及各類手工製品,半成品、成品,除了規定不準賣的,什麼都有。
然後就是小吃店、酒家、麵館一類的,他們有店鋪也有擺攤,不知道是不是遇上了趕集,總覺得是穿越之後所見之盛況空前。
最後,也就是官方設立的管理市場監督的大本營,那裏有坐班的官員、執勤的巡邏隊、負責記錄跑腿的文吏。甚至還有專司鹽鐵監察打擊非法買賣的鹽鐵官,管理手工業的“司工”,管理動物類的“司馬”,此司馬非彼司馬,隻是個小吏罷了,還有專門仲裁糾紛的“司法”。
來了這麼久,還是首次聽到這麼新鮮的玩意兒,真是沒想到襄陽的商業已經到了這種地步,連市場管理的各種機製都配備的差不多了,林家仁心道這劉表顯然不算太差,商業如斯,錢肯定是花花地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