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統一戰線(下)(1 / 2)

一個上庸,顯然是不能完全滿足劉備方麵的胃口的。

但這卻是林家仁能夠作出的最大讓步了,原因無他,他根本就沒有授權,光是那點地方就已經不知道要怎麼給劉琦交待了。就算他內心根本就不在乎劉備是拿到襄陽還是荊南四郡,反正也不是自己的,割了也不心疼,但他還是要考慮一下自己的合作夥伴的,否則這個不能自己做主的繼承人爭來也沒多大意義。

幾乎是一瞬間,林家仁就意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手頭若是沒有相應的實力即服從於自己的有一定戰鬥力的軍隊,空有一個名頭是一點都不實在的事情,他算是知道不管鼇拜究竟做沒做或是做了多少壞事好事為毛康熙就一定要弄死他的原因了。

在單福眼裏,林家仁戲謔似的口吻卻成了其業務精熟的表現,看來這個誤會一時半會兒是說不清楚了。在師兄的腦海裏,師弟那叫一個輕車熟路, 簡直就是大有把他這個前浪拍死在沙灘上的意思。

是啊,幾乎是唯一選擇的上庸,土地雖沒有江夏開闊,物產也多有不如,但勝在交通便利,水路皆可,商業比較繁榮,更兼西北邊連接著漢中正西方通江州,東北麵隔著襄陽與宛城遙相對望幾乎不用麵對來自於曹操的威脅,至於剩下的方位,則全全被荊州所包圍,隻要劉琦不發懵,嚴格意義上來說是塊不錯的根據地。

最關鍵的地方還在於,劉備一直以來奉行的策略決定了,即使劉琦拿出荊南的一郡或是數郡給對方,他也不一定會接受,畢竟一個從來都是和曹操反著來,被世人視為天下抗曹希望之所在的劉皇叔,突然之間跑到了與曹操隔了兩三個郡的地方呆著,這還抗哪門子的曹?縱觀劉備一生,不難發現,其人在擁有屬於自己一片基業之前,每每投靠其他諸侯之時都要站出來惡心曹操的,徐州陶謙如是、河北袁紹如是、荊州劉表更是如此,甚至就連他在曹操手底下的時候都沒少整些事情出來,比如衣帶詔、青梅煮酒、重奪徐州之類的,比比皆是。

所以,你讓人劉皇叔遠離抗曹的一線隊伍,就是你單福本著大局同意,劉備也絕對不會同意。因此,林家仁的提議可以算是擊中了對方的命門,江夏壓力太大,甚至比新野猶有過之,雖然兵源、物產、政治考量都要略勝上庸一籌,但就目前劉備的實力而言,是承受不了的,更何況天知道那個黃祖會不會收劉琦唆使在他的地盤搞小動作。

“上庸。還希望大公子能夠信守諾言,局勢穩定之後發兵助我主多得益州!”沒有多少政治色彩的上庸顯然是最合適的。

“好,但說好,這上庸是借的,但大公子也並非不明事理之人,皇叔得了益州之後再還不遲!彼時師兄在西我在東,咱們聯合起來對抗北方強敵,想來也是美事一件!”你要學習,不,不是學習,是曆史上曾經有過的事情,借荊州嘛很有名的。林家仁也知道劉備可不一定還,但這就不關自己什麼事了,自己是負責促成統一戰線,順便給劉琦一個交待,順便為荊州的未來埋下一定的隱患,反正在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有北方曹操的威脅存在,他們倆肯定不可能完全鬧翻的,最好是等自己回到了江東搞定了孫權以後再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