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全身而退(上)(1 / 2)

暗流湧動。

張遼有些迷惘地望向了城池,那裏有些黑白交織的光線,它們寂靜無聲,緩慢延遲,就像是漂浮在腦海裏揮之不去的記憶片段,不惹人眼卻又巋然不動。

張遼的心隱隱被撕扯的生疼,空氣中有些被風帶起的塵絮,一片一片連接成叫不出名字的物質,繼而他眯了眼,繼而他迷了心。

這就是綺玲說過的那個叫做林衝的年輕人吧?張遼在看到林家仁的那一瞬有些疑惑,這個家夥貌似怎也不像比肩溫侯的男子一枚吧?

沒有精壯的身材也沒有銳利的眼神,更沒有武者的氣勢,反倒是跟朱靈在津津有味地鬥嘴……難道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自己可能一時之間看錯了?

恍惚之情隨著對方的調轉馬頭,宣告了一段完結,張遼甚至聽到了己方士兵中有小小的歡呼聲連綿——今天的錯覺概率還真是有點高的說。

這兩個置所有人於不顧,唇槍舌劍你來我往也不分勝負的家夥,可終於消停了!

世界清靜了?

這不過是開餐前的甜點罷了!

從外城城門開始,到一路行至內城吳侯府的路上,這倆就倒是沒有說上幾句話,可不甘寂寞的樂進和李典卻跟林家仁耗上了。

兩個PK一個?不不不,武夫一個的樂進本意是找林家仁單挑,也就是抱著無限的好奇心想要看看他為什麼那麼能說,可以一刻也不耽誤地廢話連篇。結果可想而知了,人家林家仁多少是有內涵的人,有的時候說些比喻排比之類的他都懂不了,這就讓在一旁的李典很是捉急了。

你專門來丟咱們的臉的是不是?你不覺得你丫拉低了咱們整個曹軍將領的整體文化素質?你還有沒有自知之明了?什麼叫做揚長避短你懂不懂?於是看了一眼在一邊清嗓子幹咳嗽的朱靈,再看了看打定主意今天就悶聲不吭氣的張遼,無可奈何同時也是義無反顧地加入到了嘴上對戰之中。

是的,他不是不知道樂進是個坑貨,最起碼在這方麵是,可他沒想到他竟然坑的超出了他的想象——說他幫倒忙都是客氣的!

不知道樂進是那根弦搭錯了,平時曹丞相讓他讀書他都當耳邊風,這會兒竟然跟人家講起《論語》的大道理來了?是,你要講就講好了,可拜托你先搞明白那些句子的意思再拿出來顯擺好不好?還有!你丫能不能不要臭美?每說完一句就示威似的盯我一下!人都被你給丟光了,我上哪找補回來?!

李典覺得自己完全被這家夥給打敗了,你看人家林衝都沒好意思回你話,樂進你可真有種啊,臉都不要了擺出一副勝利者的姿態,得意洋洋的是要鬧哪樣?

不過有件事情李典還是搞錯了,《論語》這玩意林家仁中學的時候雖說學過,但也僅限於“學而時習之”之類的,也就是說其實他辯論的軟肋就是引經據典,來這個時代這麼久了,文鄒鄒的話他也會說,可再古老一點的他就有些抓瞎了,隻能猜個大概的意思。

也就是說,剛才樂進說了什麼,其實他也不是很明白。可電視劇看得多了,當官也當了好一段時間了,他知道該怎麼處理這種問題——裝高深莫測模,作輕蔑嫌棄樣。當他看到樂進高興的樣子,還以為自己失敗了,可當他又看到李典表情的時候,就也明白了自己的做法是成功的。

是這個道理呀,李典他接觸過,雖是武官但更偏近文人,而樂進此人,他可沒見過各類三國遊戲中他有什麼突出的智力數值可言,大抵也就是個及格水平能夠讀書寫字的戰將罷了。

不過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這個本身也不是什麼問題,咱也不見得諸葛亮的武藝水平有多高嘛。

在樂進趾高氣昂的氛圍之下,一行人徐徐進入了吳侯府。

據探子傳來的“消息”稱,孫權的軍隊已經是發出了集結的動員,想來不多時就會是接近建業的狀態了。因此曹軍的士兵自然是被攔在了外城處,讓人領著前去布防。而看到林家仁這麼小心翼翼的布置,曹軍的幾位將領也是心領神會,紛紛表示“擱我我也這麼做”。

擱你大爺!林家仁心中狠狠道:老子要是隻有這點水平的話,還不得給你們幾個玩死?麵上自然是虛心討教,拿出一張孫權用的地圖來跟幾人商量布防。

“這裏該添上一支部隊,這裏當預備一支三百人的後備隊,而這裏應……”

“不對,依我看啊,若在這裏放上弓箭手……”

“胡說!如此一來敵軍在我等覆蓋不到的地方不就有機可乘了麼?”

除了張遼,剩下的哥仨好像玩的不亦樂乎啊!

“呃,諸位將軍,能統一一個作戰方案麼?”林家仁的建議似乎無人采納,他隻發現那三人依舊吵吵嚷嚷,而唯獨張遼一臉糾結地看著自己——他臉上有沒吃幹淨的米粒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