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宮。
一個瞎了眼的老太太聽到了這條消息,眼睛也沒眨一下,隨口道:“不過是小孩子胡鬧而已!”
不過是一個六百石的小官而已,被老劉家的子孫打死了,又算得了什麼大事。
椒房殿裏。
一個容顏衰退,身材也開始走形的潑辣女子,對此卻是破口大罵道:“這混賬子,不過是一不入流的小官而已,又怎值得他親自動手,要是傷著了該怎麼辦?”
周圍的宮女和太監們卻不敢接話,生怕惹怒了這位脾氣火爆的夫人。
……
而被勒令閉門思過的劉榮,卻是想到了一個很嚴肅的問題。
身為皇子,他有領過俸祿嗎?
好像沒有吧,皇子一般隻有到成年之後,才會被授予封地。
在那之前,生活在皇宮之中的皇子們是用不到小錢錢的。
如果劉榮隻想混吃等死的話,倒也不用在意這些小事,可他正值銳意進取的年紀,想要做事,手裏沒錢可不行。
唔,也許他可以到那位便宜老媽處借點,那幾個舅舅處也能敲出點油水來。
至於還,他壓根就沒想過。
憑本事借的錢,為什麼要還。
不過,在此之前,他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
那就是讓這幫儒生們徹底閉上嘴巴。
別看當今的儒家在朝堂上沒有什麼發言權,但在民間的潛實力卻極為雄厚。
近幾十年來,主掌朝政的黃老派固步自封,法家則獨守著自家的那一畝三分地,唯有儒家大佬四方奔走開館建學。
致使當今年輕一代的文人士子,十人中倒有七八個是學儒的。
原來的曆史中,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又豈是事出無因。
若沒有之前幾十年儒家大佬們的奔走和布局,單憑董仲舒一人,又豈能完成此千秋之業。
劉榮砸死了儒家的一個博士官,眼下儒家確實拿他沒有辦法。
但這並不意味著儒家的人就一點脾氣都沒有,文人殺人可從來都不用刀的。
他們隻要在民間鼓噪一番聲勢,將劉榮塑造成一個殘暴不仁的皇子,就足以給後者帶來很多的麻煩。
漢家有律,細民無知抵死。
大意是平民百姓無知,哪怕是說錯了什麼話,包括辱罵皇帝也是不應該治罪的。
誰想借題發揮,那就是壞先帝法度,亂國家政治了。
真要出現這樣的情況,哪怕是明知道幕後有人指使,劉榮也很難拿人治罪的。
劉榮還有很多的大事要做,沒時間和一幫文人比較嘴皮功夫。
所以,他決定再做一回文抄公。
隻不過,他抄襲的並不是什麼詩詞歌賦,而是洋洋灑灑數千字的奏疏。
看著擺放在麵前的竹簡,劉榮艱難的揮舞著毛筆,暗自下定決心,等到有空的時候,一定要盡快把白紙發明出來。
“王者受命,製正月以統天下,令萬物無不一一皆奉之以為始,故言大一統也。”
此策一出,儒家各派恐怕再也顧不上攻訐他了。
曆史上,董仲舒憑此次一舉奠定了儒家春秋學派的無上地位。
劉榮很好奇,當儒家各派聽聞了這道奏疏上的內容後,會露出怎樣的表情呢?
劉榮現在非常慶幸當初大學選的是古代曆史這一專業,而且他主要研究的就是漢代史這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