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所得(1 / 2)

兩人在那裏惺惺作態了一番,旁人眼觀鼻,鼻觀心,隻做不知。

事實上內史衙門的屬官們最近這兩天就經常聽到頂頭上司在那裏念叨著這位皇長子的名字,口氣可不是太好。

為了避免殃及池魚,他們隻能遠遠的看著。

劉榮仔細打量了晁錯這個人兩眼。

毫無疑問,晁錯是個忠臣,還是個能力與手段都相當不錯的忠臣。

但是,這個人也有著許多的毛病。

氣量狹小,剛腹自用就是他最真實的寫照。

很明顯的,看著晁錯的表情與態度,劉榮就知道,他看自己不怎麼順眼。

問題就出在劉榮的那封推恩令的奏疏上。

劉榮的推恩令剛提出來,就贏得了包括丞相申屠嘉在內的許多人的叫好。

並屢屢拿這事來阻撓晁錯的削藩大業。

這倒也罷了,左右晁錯也沒太將申屠嘉等人放進眼裏。

但問題的關鍵是,如果朝廷采納了劉榮的推恩政策,那麼他晁錯必將死無葬身之地。

景帝劉啟將他捧上高位主持削藩一事,這固然是對他的恩寵和信任。

但是,也同樣將他推到了風口浪尖。

天知道他為了削藩一事到底得罪了多少王公大臣和劉氏子孫。

如果不能借削藩將這些人徹底打倒,等這些人緩過勁來,或許不敢對朝廷和皇帝心有怨恨,最後肯定會拿他來出氣。

到那個時候,他必死無疑。

晁錯雖然是一個忠臣,但卻也不是完全不愛惜自己的小命。

而且,削藩之事進行到現在,已經是完全停不下來了。

程不識、李廣統帥的邊軍已經在按照命令囤積糧草,打造軍械。

周亞夫的大軍也在做著準備。

武庫的錢糧源源不斷的撥出去,這要是停下來,先期的付出就全部浪費了。

各路的大軍和將士們早已被撩撥的心癢難耐,誰要敢在這個時候斷了他們升官發財的美夢。

那就準備承受來自整個軍方集團的怒火吧。

所以,不管是從私情上看,還是從國事上,晁錯都必須將削藩一事進行下去。

要不是皇帝親自下了命令,晁錯甚至連門都不會讓劉榮進去。

漢室的大臣強項是出了名的,別說劉榮還不是太子,就是劉榮當上了太子,晁錯也敢將劉榮按在地上摩擦。

已故的名臣張倉等人就曾經將身為太子的劉啟教訓過無數次。

劉啟一點辦法都沒有,直到繼位以後才將這些曾經欺負過他的大臣趕走了事。

現在晁錯能耐著性子出來親迎,這已經是給了劉榮天大的麵子了。

晁錯的禮遇也就是這樣了,將劉榮請進了內史衙門,然後就不聞不問了。

顯然是準備將劉榮晾起來,希望對方知難而退。

如果劉榮隻是一個土生土長的皇子,麵對這種局麵,還真要一籌莫展。

現在嘛,對付官僚,比他更官僚也就是了。

便宜老爹是讓他來觀摩學習的,那麼整個內史衙門的人自然沒理由攔著他。

所以這一個上午,劉榮就是在內史衙門四處走走看看,並暗暗將一些情況記在了心裏。

在中午的時候,有人將劉榮的表現彙報道了晁錯這裏。

聽完,晁錯就皺起了眉頭。

劉榮這番不急不躁的表現,一點都不像個年輕人。

晁錯之前甚至做好了劉榮大鬧一場,他拚著承受皇帝的一頓責備,也要將這個礙眼的家夥踢出去的準備。

看來這個劉榮,比想象中的要更加棘手。

“帶路。”

晁錯這是要親自去會一會劉榮。

Tip:移动端、PC端使用同一网址,自动适应,极致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