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南宮侯(1 / 3)

換言之,一張這樣的白紙,就能承載相當於過去兩卷書簡才能記錄的文字!

很可能數百張白紙,就可以將戰國諸子中任意一人的文章全部記錄下來。

而在白紙出世以前,這些文字可能需要整整一個書房來裝載。

在想清楚這一事實後,無數王公大臣都陷入了短暫沉默。

而在座的博士官們就沒有考慮那麼多,他們一個個手舞足蹈。

此刻,都已經沉浸在狂喜和興奮之中!

白紙的出現,將預示著一個全新的時代來臨!

但也有個別的儒生,卻是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

“奇技淫巧,亂國政,壞聖人之製!”

那人低聲痛斥不已,對白紙的出現,直接表達了自己內心的厭惡。

對於他們來說,帽子再舊也得戴在頭上,鞋子再新也是踩在腳上的。

簡牘,是先王之製。

現在,有人居然想用一種新的材質來取代先王的簡牘?

這是完全不能接受,完全無法理喻的事情!

這是顛倒綱常,是崩壞禮製!

在這些人看來,用紙來書寫文字,記錄知識,就是對先王和先賢的褻瀆!

當然,這隻是表麵的說法。

在內心深處,他們卻是無比的恐懼。

恐懼著這個新的變化,新的發展趨勢的出現。

他們心裏都明白,一旦此物大行其道。

那麼……

知識,他們就將無法徹底壟斷了!

當今,整個天下讀書人也不會超過五萬之數。

而隨著白紙的現世。

可以預見的將來,未來天下讀書人的數量,可能將呈倍數的增長。

對廣大的平民百姓來說,這是一件好事。

可對於那些以詩書傳家的家族來說,那簡直就是一個噩夢。

道理很簡單,物以稀為貴。

當讀書人多了,自然也就不值錢了!

可是,他們卻對這個事情的出現和發展,沒有任何幹涉的力量。

在大勢麵前,他們的所有想法和意見注定會被掃進曆史的塵埃之中。

而在現場所有人中,最為痛苦和恐懼的卻莫過於吳國的使者。

直到此刻,他終於明白,自己內心一直以來隱藏的不安來自那裏?

那位皇子殿下如果真的是一個莽撞大意的人,又豈能寫出那樣的奏疏。

他們之前的那個賭約仿佛是被人遺忘了一般。

勝負,早在那卷孝經出現的一刻就已經揭曉了。

如果可能的話,他倒是情願有人提起那個賭約,也好過現在被人遺忘的下場。

但他還不能走,不親眼看一下那一卷孝經,他說什麼也不甘心。

那卷寫滿了孝經的書卷在諸侯王和朝廷百官手中傳閱著。

每個人才剛入手不久,還不及細細品味,就被旁邊早已等的心癢難耐的大臣接了過去。

在那一刻,許多脾氣火爆的人連上演全武行的衝動都有了。

但是,顧忌這裏是皇帝的壽宴,又怕損毀了那珍貴的書籍。

所以,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書籍從手中離開。

那神情就好像是看到心愛的女子被人奪走了一般。

也正因為如此,孝經的傳遞速度卻是很快。

沒過多久,就傳到了吳國使者這裏。

他主修的是縱橫之術,對諸子百家之學也皆有涉獵。

所以,他也比許多人更加清楚的明白。

這薄若蟬翼,潔白幹淨的紙張到底有著怎樣的意義。

可以說,隻要此物能夠大規模的製造,使之通行天下。

所有的文人士子就都會對朝廷感恩戴德。

這群人雖然沒有多少權利,卻影響著天下的民心走向。

有那麼一刻,在吳國使者的心裏甚至生出了一股衝動。

馬上回到吳國,告知君上:“咱們還是不要反了吧?”

但很快他就打消了這個念頭,他深受吳王大恩,豈能做那反複無常之輩。

但是,不管怎麼說,這個消息,必須盡快傳遞回去。

“殿下誌向遠大,所獻之物確實遠在諸人之上,臣心服口服。”

“以後但凡有殿下所在之處,臣自當避讓。”

說完,躬身行了一禮後,就轉身走出了清涼殿。

這家夥,臨走前還擺我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