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形勢比人強(2 / 2)

沒一會兒,滿臉悲色的的指揮使就走了進來,一見到劉大人便跪在那裏,泣道:“大人,末將可算是見到您了。”看這樣他一個大男人淚流滿麵,劉大人一陣厭惡,喝道:“好了,快將新安縣的事情細細為本官道來。”

指揮使一噎,抹了把淚水說道:“大人,初一清晨,城門剛開始早已埋伏在外的暴民就衝殺進來,末將帶人誓死抵抗,奈何暴民人數近萬,寡不敵眾之下,知縣大人吩咐末將退出城來趕到襄陽向大人報信,他老人家卻帶著一眾衙役和鄉勇們抵擋暴民,隻怕是……嗚嗚嗚。”說著,又哭了起來,卻是想起了可能已經不在人世的知縣舅舅。

聽他這麼一說,劉大人不由得吃了一驚,皺眉問道:“暴民確實有一萬多人?”指揮使大人當然不敢說實話了,若是坦言暴民隻有兩千,那豈不是說明自己無能,堅定的點了點頭:“大人,那暴民確實有近萬,否則我近千官軍豈會敗在他們手中!”劉大人埋頭苦思,過了一會說道:“看來這件事是早有預謀了。”隻會是趕緊點頭應和:“大人說的是,定然是有那狼子野心之輩預謀的,還請大人速速發兵將其剿滅才是。”

劉大人卻是搖了搖頭,反而笑了起來:“不急,待本官上奏朝廷,派人打探一番再作計較。”指揮使一驚,拖那麼久,到時連舅舅的屍首也找不到了,正要說話,就見劉大人吩咐道:“你先退下吧,本官還有些事情要安排。”指揮使一臉為難,卻也不敢再說什麼,磕了一記響頭,便退了出去。屏退眾人,劉大人快步走到一旁的書桌之後展開一封白紙奏折,一邊磨墨一邊構思著內容。

墨磨好了,劉大人胸中也有了計較,提筆蘸了一下,就開始奮筆疾書:紹興四年正月初一,襄陽府轄下新安縣在心懷不軌之人挑動下發生暴亂,近萬暴民攻擊縣城,守城將士寡不敵眾,新安縣為暴民所占,知縣戰死。臣劉光世聞訊後立刻派人前去探查,並集結大軍準備前往新安平亂。無奈亂兵四處燒殺,裹挾百姓加入,人數急增至五萬,我留守襄陽之神武左軍人數僅一萬,一時半刻間無力平亂,懇請皇上早日發兵來援。紹興四年正月初三,臣劉光世拜上。”

吹幹墨跡,劉大人拿起奏折又細細的看了一遍,看著那剛勁有力的字跡,滿意的點了點頭。想將這份奏折送往臨安,而後自己再提兵趕赴新安平亂,區區暴民其實我神武軍的對手。到時再送一份捷報到臨安,如果自己所料不差,那會兒朝廷的那些大員們一定正在為派不派援兵,派多少援兵爭論,皇上一定也是煩惱的緊,自己的這封捷報再一到,恰好能解了皇上的憂愁,使他高興起來。隻要皇上一高興,那自己可就……嗬嗬嗬。想著,劉大人不由自主的笑了起來,朗聲喝道:“來人啊。”

一直侯於門外的的侍衛走了進來,抱拳道:“大人有何吩咐。”劉大人將這奏章遞到他麵前,沉聲道:“你立刻安排人手將這封奏折以八百裏加急遞交臨安樞密院。”

看著侍衛拿著奏折匆匆出門,劉大人在此喝道:“來人,擊鼓升帳。”

……

初五黃昏,臨安城西門。看著太陽漸漸落山,隨著城頭士卒一聲高唱,門洞裏的數十名士卒喊著號子推動城門。眼瞅著就剩下一條縫時,一騎快馬飛速奔來,就聽得馬上騎士大喊道:“八百裏加急快報!”立於城門樓前正欣賞夕陽美景的城門官一頓,急忙俯下身子大喊道:“快開城門!”

張浚府裏,用過晚飯的侯爺正準備沐浴,就見管家匆匆跑了進來,“老爺,門外來了樞密院的差人,說是有重要軍情交給您。”張浚一頓。忙道:“快讓他進來。”

相府,左相趙鼎正坐在書房借著燭光看書,就聽得門外傳來管家的聲音:“老爺,樞密院朱大人求見。”趙鼎一怔,樞密院朱大人便是自己的學生朱勝非,此人現擔任樞密院檢校一職,雖然隻是個從四品,卻也算得上實權派,樞密院與各地接受發送折子必須經過他的手才能流通。他是自己的學生可是沒幾個人知道,否則這麼重要的位子,張浚豈能讓他坐上?

如今他這個時辰來見自己,定是有什麼要事了。想到這裏,吩咐道:“將他帶到書房便是。”

剛剛服完親信太醫給自己配的秘藥,趙皇帝正斜倚在龍椅上假寐,親信太監安德海拿著一份折子急急的走了進來,小聲道:“皇上,這是樞密使張大人剛剛自門洞遞進來的加急快報,請皇上過目。”閉著眼睛的趙皇帝忍不住歎了口氣,又是加急快報,不是的出現一份這東西,自己都快被煩死了。眼睛也沒睜,慵懶地說道:“你念吧,朕聽著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