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作比喻(1 / 2)

馬夫連忙跪在地上對我磕頭說道:“求求貴人開恩,您既然知道這馬是哪裏不好,應該有辦法可以治好它。這匹馬是我們右穀蠡王大人的愛馬,要是有個萬一,小的一定死定了!”

我扶起他說道:“我也不會治病。你不用擔心,我已經派人去了,你放心,我請來的這位大夫醫術非常高明。一定能夠治好它的。以前我的馬就是吃壞了肚子,和你這匹馬一樣,後來也沒事。”

旁邊有人提醒馬夫說道:“你今天給馬兒吃了什麼啊?”

馬夫委屈極了,摸著馬肚子說道:“和平時一樣,給馬兒喂的是摻著黍米的草料,沒有再喂其他的東西啊。”

我沉吟的說道:“不對,不過還是等大夫來了再說吧。”

說話間,阿恕在阿哲的陪伴下匆匆來到。眾人看到阿恕來到,急忙閃開。

阿恕蹲下來,仔細查看了馬的穢物,然後又摸了摸馬肚子,看了一下馬的牙齒和嘴巴,最後對我說道:“沒錯,和你以前那匹小花馬一樣的病症。”

“那你帶了藥來了嗎?”我高興極了,沒想到我的判斷是正確的,看來,我也可以慢慢學會一些簡單的醫術。

阿恕點頭,阿哲之前就已經告訴過他。他從懷裏掏出一個紙包,遞給馬夫,讓他用熱水化開給馬兒喂下去。

馬夫接過藥包,遲疑著不敢行動。看他神色,不住打量我和阿恕等人,我明白。匈奴人看我們是異族人,還是不肯相信我們。他擔心阿恕的這包藥有問題。

我站起身,對阿恕等人說道:“走吧。”

阿哲跟著我走了幾步,不甘心的回頭對他伸手說道:“我的主人是樓蘭的王女,有必要騙你嗎?你不用就給我,免得浪費了一包好藥。”

“算了,阿哲,不過是一包藥而已。阿恕沒那麼小氣,是吧!”我對著阿恕一笑,轉而故意用輕鬆的口吻說道:“阿恕,你今天還沒教我識字了,現在去我氈帳裏吧。”

阿恕也笑著說道:“這幾天你這麼忙,我還以為你今天要休息了。”

“學漢字又不累,有什麼可休息的。”

我們一路走回我們的居處,壓根就不再提起剛才那事。

回到氈帳,我就讓阿哲幫我去找拓跋雲。

…………

我總記得第一次遇到韓讓,他給我說的幾個成語。在我的要求下,阿恕每次教我識字,也會給我講幾個成語故事。

每次阿恕都會考問我之前學過的漢字,然後再在沙盤上默寫出來。

阿哲很快就找到了拓跋雲,並且帶了回來。

我示意他們在一旁等待,阿恕照舊將我要學習的漢字寫在沙盤上讓我記熟。

我問阿恕:“你每次給我講的成語故事都很有意思,是不是你們漢人都喜歡在成語裏加上動物呢?”

我掰著手指說:“你看,前幾天你給我說的一個守株待兔,後來又給我說的狡兔三窟。還有亡羊補牢、葉公好龍。”

阿恕含笑說道:“你這話讓漢人聽了可是要生氣的。葉公好龍裏麵的龍可不是動物啊!龍是我們漢人的神話裏最尊貴的神,我們常常把我們漢人的皇帝用龍來形容,比如龍顏大怒、龍驤虎步、或者人中之龍。龍對我們來說是高高在上的。再說了,我們的成語非常多,很多都有出處,我之所以講一些和動物有關的是想你容易接受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