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避難所(1 / 2)

西區避難所包括吳陽大學原來的兩棟學生宿舍樓、一個食堂、操場和一棟教學樓。大約占整所學校的30%左右,看起來似乎比東區就小了那麼一點點,但東區把學校外麵的一些建築和農田也都劃進了避難所。相對來說,西區就沒這個實力了。除了避難所一開始建立時架的電網保養得還算不錯,整個西區真是一團糟。西區避難所的地麵汙穢不堪,破衣服、碎紙屑、吃剩的東西或是烏黑的髒水……進門沒多久就看到學校的綠化帶,原來的綠化已經被破壞一空,鐵欄杆盡數被鋸掉了,裏麵的花卉植物也一早就刨掉了,地裏有些青苗,似乎種了些地瓜、土豆之類的東西,旁邊還有不少人家,用破的汽車或是舊木板搭了許多類似房子一樣的東西,一些鍋碗瓢盆之類的東西全堆在外麵,每戶房子前都有一個小火堆,木頭搭了個架子,把鐵鍋吊在火上,在煮什麼東西,隻是味道聞起來實在不咋樣。

每個火堆前麵都有幾個人在忙活,或是燒火、或是煮飯,衣服看起來有些髒亂,臉上也不幹淨。倒也不能說這些人不愛幹淨,確實是水源緊張。而且再加上現在是夏天,雖然楊凱他們每天都拿出一點水出來清潔,但身上也免不了微微地有了些味道,

楊凱開車路過他們的時候,這些人的臉上明顯露出緊張的神色,幾個男子還握緊了身邊的菜刀、木棍之類的東西。這種治安惡劣的地方,人有警惕心倒也可以理解。

張誌海告訴楊凱,這些大部分原來是吳陽本地的農戶,相對還算好的,來避難所的時候帶的食物比較充足,而且有點土地可以種吃的東西。

過了這片綠化帶,右邊就是一棟兩層樓建築,似乎是大學原來的食堂,裏麵人聲鼎沸,聽聲音似乎是一群人在裏麵大呼小叫發酒瘋,許多衣衫襤褸的人就聚在外麵,伸著腦袋朝裏麵望,但不敢進去,偶爾從窗戶裏扔出的食物殘渣總會發生一番爭搶,而裏麵的人又會爆發出一陣大笑。左邊是大學原來的操場,這裏是密密麻麻住滿了人,操場上的住戶可比綠化帶上的差多了,這些人連綠化帶上類似房子的建築都沒有,盡管也有幾個人住在車上,但更多的是住在用破衣服縫的帳篷裏,甚至有些人什麼都沒有,就直接以天為被以地為席。

綠化帶上的居民雖然衣著破敗,但至少看起來還算健康,操場上的居民不但衣服汙濁不堪,也不知道多久沒換洗了,行動也是有氣無力,這些人蓬頭垢麵,頭發鳳毛麟角,幾裏外就聞到他們身上的臭味了。

張誌海告訴楊凱,這些就是後來進避難所的居民了,有謀生技巧的、年輕力壯的都搬到了綠化帶上,也不會住在這邊,雖然操場上鋪了塑膠,看起來環境不錯,但它離圍牆太近,有時會遭到進化體(這裏的人叫它爪子)的襲擊,時不時被擄去幾個活人。

如果不交額外的費用,進了避難所的居民都會被安排在這裏,楊凱看到原本鮮紅的塑膠操場現在已經汙濁得辨不清了原來的色彩,因為沒有排水設施,低窪處全是漆黑的汙水,沒有廁所,所以整個操場糞便隨處可見,而這裏的居民既沒有興趣也沒力氣清理。楊凱他們自然是不想住在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