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與自己朝夕相處的夥伴遭此不幸,老張懷裏的“浪浪”拚命掙脫主人的雙手,站在血肉模糊的“莎莎”旁邊不停地哀鳴。
老張在鄰居的幫助下,將“莎莎”埋進了離鐵路邊不遠的一塊荒地裏。然而,痛失“愛妻”的“浪浪”卻守在墳頭久久不肯離去。最後還是老張拿出套狗繩,強行將“浪浪”帶回了家。為了防止“浪浪”從家中跑到“莎莎”的墳頭上去,老張用一根粗麻繩將“浪浪”的脖子套住,拴在陽台上。
然而,從那天過後,“浪浪”一直不吃老兩口喂的食物。雖然老兩口想盡辦法為“浪浪”提供了它平時最愛吃的各種食物,但3天過去了,“浪浪”仍然不肯吃東西。
這天晚上,正在客廳邊看電視邊歎息的老兩口突然聽見樓下馬路上傳來一陣嘈雜聲,接著便有鄰居敲門,說老張家的狗跳樓了。老張趕到陽台上一看,拇指粗的麻繩已經被狗咬斷,他趕緊下樓。
在樓下的馬路上,老張一眼就認出,摔死的狗兒正是“浪浪”。馬路對麵一位住戶說,他當時看見這隻狗兒站在陽台上,來回走了兩步便一躍跳下,墜地時險些砸中一輛路過的出租車。
老張將“浪浪”葬到了“莎莎”的墳頭邊。手握著這對狗兒生前的照片,老兩口非常傷感。他們今後再也不養狗了,因為他們受不了這份感動帶來的刺痛。
65.無言的忠誠
從愛犬找到主人墳墓的那天起,它每天都準時無誤地來找它的主人,到了墓碑前,點點頭、哈哈腰後,就臥在主人墳墓旁邊傷心地嗚咽,然後靜靜地呆著直至墓園關門。
在位於意大利中南部美麗的海濱城市安丘發生了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
一日,人們看到一隻黑褐色的狗,帶著似乎找不到回家路的痛苦眼神,孤獨地走進了安丘公墓。它沿著墓園長長的小路無聲地走啊,走啊,用鼻子到處聞著。
“誰也不知道它在尋找什麼。”墓園的工作人員說:“直到我們看到他臥在了一個新的墳墓前,發出淒慘的、低低的嗚咽聲,才開始明白了是怎麼回事。”
這是公墓新開辟的一塊墓地,新的墳墓前隻樹了一塊小小的大理石墓碑。經過長時間的尋找,這隻狗終於找到了埋葬它主人的墳墓。它臥在那裏,“嗚嗚”地哀叫,似乎流出了眼淚。
它在那裏紋絲不動地呆了好幾個小時,直到天黑,才一步一回首地、依依不舍地離開。工作人員一直等它走後,才關上了公墓大門。
第二天,狗又來到墓園找它心愛的主人。這次,人們看到它毫不猶豫地徑直朝著第一天發現的那個新墳墓走去。
到了墳前,它用鼻子聞了聞地麵,就臥在了那裏,長時間地傷心嗚咽,以後就靜靜地、一動不動地呆上好幾個小時。
一個婦女走過來,給了它一碗水,它立即喝光了,它太渴了。女人撫摩著它的身體,它給女人投去感激的目光。但是當女人向它做出跟她走的手勢時,它堅決拒絕了。在那一刻,女人看到狗似乎送給了她一個“我不會被誘騙”的眼神。
第三天,人們知道了那個墳墓裏埋的是一位退休老人,生前沒有親人,顯而易見,這隻狗就是他惟一的最後的朋友。
從愛犬找到主人墳墓的那天起,它每天都準時無誤地來找它的主人,到了墓碑前,點點頭、哈哈腰後,就臥在主人墳墓旁邊傷心地嗚咽,然後靜靜地呆著直至墓園關門。
人們開始認識了這隻愛犬,每天都會給它帶來足夠的水和食物,時不時心疼地撫摩它幾下。後來人們給它起了個名字:奇波(意為“石碑”),因為它這個新家就安在了它心愛的主人的墓碑旁。但是一到夜幕來臨,它就會離去,沒人知道它到底藏身何處。人們曾經試圖跟蹤它,但是,奇波都成功地把他們甩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