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製財務風險 促進國有企業穩健發展
封麵專題
作者:王麗鳳
【摘 要】 控製財務風險是企業經營和發展的基礎,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的國有企業更是如此。特別是國有企業改革漸入“深水區”之際,如果處理不好財務風險,將嚴重影響到國有企業的控製力和影響力,也難以促進國民經濟的優化和升級。因此,分析國有企業財務風險的形成原因,並以此為基礎建立國有企業財務風險防控體係,將有利於促進國有企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關鍵詞】 國有企業; 財務風險; 風險控製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4)24-0004-05
一、財務風險概述
風險是一種不確定性的狀態,而財務風險更具體地表現為企業在參與社會再生產的過程中,由於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在資金籌集、資金投入、資金耗費、資金回收及資金分配等一係列環節上出現的預期目標與實際效果的偏差。具體來說,在資金籌集環節,會存在由於資金來源結構和期限結構不合理等因素引發的風險;在資金投入環節,會出現資金使用難以達到期望收益率的風險;在資金耗費環節,會出現各種資產的資金耗費率超過社會平均耗費率的風險;在資金回收環節,會出現產品滯銷導致資金回收困難的風險;在資金分配環節,會出現無法按期償還債務和支付股利,以及由於分配政策不合理導致的風險。
財務風險通常被認為是一個全麵反映企業整體經營情況的信號,且在企業經營過程中時時處處都存在著,更為嚴重的是,財務風險常常是財務危機或困境的前導。如果任由財務風險發展和積聚,企業財務狀況會一步步惡化,企業的生產經營會逐步陷入被動,表現出財務虧損、資不抵債甚至企業破產等問題。此外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隨著業務的拓展和延伸,生產經營中的新問題也會導致財務風險的範圍有所擴大。因此,在企業的經營實踐中,必須加強對各個環節資金運動和相互關係的管理,避免財務風險惡化危及企業生存。
二、控製財務風險是國有企業發展中貫穿始終的課題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改革走向深入,現代企業製度在國有企業中逐步確立和完善,國有企業規模和實力不斷壯大,其在國民經濟中發揮的中流砥柱作用更加凸顯,然而麵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國有企業在新的機遇與挑戰中前行,財務風險始終如影隨形。
(一)國有企業財務風險比其他企業更為嚴重
在國有企業不斷做大做強的過程中,其所受到財務風險的衝擊和影響遠比其他性質的企業嚴重得多。首先,受經濟運行機製和自身組織形式的製約,我國國有企業中有相當一部分為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的壟斷行業,企業一方麵無法自主作出經營決策,另一方麵長期受到國家政策性扶持,其應對市場的能力相對較弱,很多企業的平均利潤率低於競爭性行業,甚至低於社會平均利潤率。在不斷的“國退民進”浪潮中,逐漸喪失保護的壟斷行業國有企業的競爭能力和盈利能力都會受到衝擊,為引發財務風險埋下隱患。除了政策性保護使這些國有企業缺乏改善經營管理、參與市場競爭的動力外,很多關係國計民生的戰略性行業的價格水平低於市場水平,受此影響一些國有企業常常處於微利或虧損狀態。其次,計劃經濟給國有企業遺留了較多的社會職能和較重的社會包袱,落後的機製、過多的冗員束縛了國有企業獲得相對有利的發展機會,財務風險發生的概率也高於其他所有製的企業。最後,現階段我國國有企業的法人治理結構尚不完善、不透明,不僅關聯交易、暗箱操作會帶來國有企業經營效率低下,而且在高風險投資方麵也傾向於鋌而走險,使企業正常的資金使用偏離正軌。
(二)國有企業的特殊地位使其財務風險更具破壞性
受20世紀80年代國家資金供應方式的影響,國有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普遍較高,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從80年代的不足10%迅速上升到90年代的超過60%,2000年以後一直保持在75%以上,2012年中國中鐵、中國建材等一批央企的資產負債率更是高達85%左右。越來越重的債務負擔,特別是流動負債所占比重較高,使國有企業承擔了巨大的財務風險,再加上經營業績普遍下滑,資金收益與利息費用倒掛,貸款利息嚴重蠶食盈利,財務杠杆效益無法發揮,成為企業虧損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這就意味著國有企業的財務風險可能通過金融風險的傳導上升為國家風險,引發經濟危機。不僅國有企業之間的債權債務關係會導致財務風險擴散,而且國有企業的財務風險還會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引發貨幣市場、證券市場乃至外彙市場的劇烈波動。以銀行貸款為例,七成以上的貸款流向國有企業,銀行體係的呆壞賬也主要來自國有企業,一旦國有企業爆發嚴重的財務風險,資金鏈斷裂,將給國家金融體係以沉重的打擊,也給國民經濟的穩定運行帶來隱患。
(三)國有企業改革將會使財務風險更加顯著
國有企業改革被賦予引領中國經濟轉型的厚望,國有企業改革的成敗也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影響整個經濟格局的走勢。國有企業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將會在完善現代企業製度、改善資本結構、提高國有資產運營效率方麵有所突破。當然任何改革都是要付出成本的,改革過程中國有企業麵臨的市場環境不確定性加強,產權結構也更加複雜化和多樣化。在經營風險凸顯和資本結構調整的雙重作用下,國有企業的獲利能力會受到更多考驗,完成績效指標的難度較以往增加,財務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會更高,也會更加顯著,在保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以及維護公有製經濟的主體地位等方麵會麵對更多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