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羞澀拘謹、笨嘴拙舌的人,即使是學富五車、滿腹經綸,也總會處在交際困難的尷尬裏。相反,那些左右逢源、口齒伶俐的人,即使是才疏學淺,也會把握住機遇。說話講尺度、辦事論分寸,說起來簡單,具體操作卻很難,這要從辦事的緩急深淺上、溝通的觀念上、辦事的行為上去體悟。隻要掌握好說話的尺度、辦事的分寸,自然會被上級關愛、下屬擁戴、同行悅納、客戶信賴、朋輩認可、親人摯愛、他人理解。你的事業,也因之一帆風順,你的人生也因之心想事成。
說話辦事,要做到不卑不亢,圓滑中有果斷,果斷中有圓滑,做到“登什麼山上唱什麼歌,見什麼人說什麼話”,讓你的話合乎人心,給人如沐春風之感,別人自然對你柔和親近,言聽計從。
良言一句三冬暖
世事紛擾,人生不易。誰都難免有心情抑鬱、情緒沮喪之際,所以,人與人之間應該時常互相慰藉。事實上,一句恰當的鼓勵,一聲適時的讚許,就可以重新燃起一個人追求生活的勇氣。
1.由衷的鼓勵
由衷的鼓勵、簡潔的讚許,往往是最意味深長的。如果時機把握得當,就是輕輕地點頭致意,也有鼓舞人心之大用。有位足球教練,他要求隊員在自己進球得分時,一定要對傳球給他的隊友笑一笑、眨眨眼,或者點點頭,以示讚許和謝意。這種讚許既是自己興奮心情的流露,也是對他人的由衷讚美和鼓勵。
2.得體的安慰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的一次大戰役期間,艾森豪威爾在歐洲前線指揮作戰。一天,他在萊茵河散步,遇到了一位神情黯然的士兵,將軍不失時機地跟他打了招呼:“你心情不太好啊,孩子。”年輕人回答道:“將軍,我心裏緊張得要命。”“這麼說我們成難兄難弟了,因為我心裏也挺緊張的。我們一起走一走?興許這能使你我的情緒都好一些呢。”將軍的話裏沒有說教,也沒有訓誡,然而這才是最暖人心懷的語言啊!
3.真誠的鼓勵
馬克在校時非常仰慕一位老師,似乎在老師的言談舉止中,無處不洋溢著一種爽朗、智慧、自信的風采。馬克很欽佩他,立誌做個像他那樣的人。可一段時間之後,馬克感到他是高不可及的。也許是老師看出了馬克的情緒不太對勁,有一天,這位老師特意向馬克講了自己的過去。原來,他也曾有過多次的灰心喪氣,甚至差點兒中途放棄!聽了他的一席話,馬克終於意識到,他正是一個和自己一樣並無二致的凡人。馬克永遠不會忘記他的話:“人生並不是百米衝刺,而是一場馬拉鬆長跑,得勝者必定是跑得不很快但又總不停步的人。”
4.適時的讚美
惠特曼的詩作問世後長時間遭到冷落,這幾乎讓他萬念俱灰。但這時他正好收到了一封信:“親愛的先生,你所饋贈的大作《草葉集》,我十分看重。認為這是美國有史以來智慧與技巧的極致。對你在詩壇上的良好開端,我表示由衷的敬意。”惠特曼看完信後,重新振作起來。馬克·吐溫曾說:“我可以靠別人對我說的一句好話,快活上兩個月。”其實,你我又何嚐不是如此呢?
既然我們的一句真心話語,就可能暖人心房,揚起失意人希望的風帆,那麼我們何不一試呢?要知道,這也是在幫助自己。
掌握好讚美的分寸
人際交往中,許多人常常愛用恭維的言語,這就是所謂的“敬語”。的確,恭維適當是很能取悅人心的。
圖書推銷員比恩·崔西路過一家店鋪時,看見一個年輕人正坐在老板椅上,看著一本叫《窮爸爸,富爸爸》的書。比恩·崔西走進去說:“哇!你也在看這本當今市麵上最暢銷的熱門書呀!我也很愛看這本書。”
“這本書寫得太棒了,簡直就是一本大學教材,社會大學的大學教材。我沒有上過大學,但我個人認為,社會大學通常要比課本上學到的東西多得多”。
“對,你說得很對,這本書裏麵的富爸爸提倡的就是這種觀念。一個人具備什麼樣的心態和智慧,決定了他有什麼水平的認識。從剛才你說出來的話,我可以判斷得出,你對這本書不光是讀一讀那麼簡單,應該研究得很徹底了吧?”
“哈哈,我這個人天生不愛上學,就愛看看課外書。”
“但是,你具備讀書的天賦呀,隻是可能你身邊有一些長輩,如你的老師或者父母,觀念一時跟不上,沒有讚同你。我感覺你很會運用知識。你看,你這麼年輕就開了一家如此精致的商店,以後你的店麵一定還會不斷擴大的,而且,如果你能結合你所在的領域,用這本書的觀念去做事,你一定會很了不起的。”
聽了崔西對他的觀點和認識做的逐一讚美後,年輕人話興大增,不由得誇誇其談、眉飛色舞起來,大講自己的理想和人生計劃。當然,最後他也接受了崔西介紹的好幾套與成功、理財相關的書籍。
與他人說話時,要獲得對方認同,就應該善於抓住每件事情的重點來說自己的感受,讓對方能夠感受到你可以直接認可他最核心的東西。通常,我們在說話時都會顯得雜亂無序,但我們要想影響別人,就必須懂得從對方那一盤散沙般的語言裏“淘”出潛藏的讚美點,然後把它擴大和引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