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了如此嚴重泄露國家戰時情報的事件,作為美國戰時總統的羅斯福卻對此置若罔聞,既沒有責成追查,也沒有興師問罪,更沒有因此而調整軍事部署,而是裝作一概不知的糊塗樣子。結果事情很快就煙消雲散了,就像什麼事也沒發生一樣,根本沒有引起日本情報部門的重視。在中途島戰役中,美軍靠“糊塗”得到了大便宜。
富有經驗的人都知道,待人處世中與上司打交道最不容易。
因為上司操著你的命運,弄不好,你的前途就全玩兒完了。
所以與上司交往最好的技巧就是“揣著明白裝糊塗”。這也就是說,自己心裏明白,卻假裝糊塗,不去認真計較。
同樣,作為領導者,也應該精通此道。有不少領導者,對於下屬一些小是小非的問題最感興趣,最愛打聽,也最愛處理。他們不知道,下屬在領導者麵前,普遍存在著一種壓抑感和被動感。他們的缺點、錯誤,他們身上發生不光彩的事情,最怕領導者知道。他們的一些問題被領導知道了,雖然本來是小事,但他們不知道領導者作不作小事看,上不上綱,老擔心著。
所以,對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要運用糊塗的辦法,懶得去聽,懶得去看,就是請你也不要去。如果聽見了就裝作耳聾,沒聽見;看見了,就裝作目盲,沒看見,而且在思想上要真心當做一點不知道那樣泰然處之,在嘴巴上真正當做一點不知道那樣從不談及。
對於那些因風俗習慣引起的一些問題,或者婦女們、青年人、老年人之間發生的一些無傷大雅、無關大局的問題,領導者最好不去過問,知道了也應裝作不知道。如果下屬已經發現你知道了,不能采用“裝不知”的辦法了,則可以采取“裝不懂”的辦法來應付,搖搖手,說聲“這個我不懂”,並不再追問。
七十二行,行行有“行話”,許多人中間互相有“暗話”,某些“行話”、“暗話”,下屬最忌領導者知道,因為這些是用來互相取笑、互相俏罵的。對於這樣的“行話”、“暗話”,就是你聽到了,又知道了其中的意思,也要裝作不懂,即使自己被罵上兩句也要裝傻,甚至還傻笑幾聲。這樣彼此間會出現一種熱鬧而有趣的氣氛。如果認真去分析,嚴肅去教育,倒會使大家索然,一點好處也沒有。在這類問題上。裝聾賣傻,並不失聲望。
糊塗的技巧是一種成功之道。當然這是指小事情的小糊塗。
如果一切皆明白於心,恐怕會心生煩亂,幹擾工作。
其實,巧妙地裝糊塗更是一種真聰明,顯示出智慧,不但給各種繁雜的事情塗上潤滑油,使得其順利運轉,也能在生活中充滿笑聲,顯得輕鬆明快;相反,老實認真隻會導致木呆刻板,甚至使事情陷入僵局。
小事糊塗,大事聰明
“小事糊塗,大事聰明”,是說人一生不應對什麼事都斤斤計較,該糊塗時糊塗,該聰明時聰明,糊塗是經常的,聰明是偶爾的。
一味糊塗,不是個事,也會讓人瞧不起;一味聰明,隻怕“聰明反被聰明誤”。
由此可見,“聰明而愚,其大智也”。培根曾經說過:“炫耀於外表的才幹徒然令人讚美,而深藏不露的才幹則能帶來幸運,這需要一種難以言傳的自製和自信。”因為人們大多喜歡表現和賣弄自己的才幹,而不願露些“傻氣”,若沒有一定的自製、自信,是很難做得到大智若愚的。
大智者常常笑容滿麵,寬厚敦和,平易近人,虛懷若穀,不露鋒,不顯藝,有時甚至顯得有點木訥,有點遲鈍,有點迂腐。
但我們需要切記:若愚者,即似愚也,而非愚也。所以“若愚”隻是一種表象,隻是一種策略,而不是真正的愚笨。在“若愚”的背後,隱含的是真正的大智慧、大聰明、大學問。而正是真正具有大智慧大聰明的人往往給人的印象總是顯得有點愚鈍,所以中國才有了“大智若愚”這個帶有很深的哲理意義的成語。
“大智若愚”,不是故意裝瘋賣傻,不是故意裝腔作勢,也不故作淺顯,故作玄虛,而是待人處事的一種方式,一種態度,即心平氣和,遇亂不懼,受寵不驚,受辱不躁,含而不露,隱而不顯,自自然然,平平淡淡,實實在在,普普遍遍,從從容容,看透而不說透,知根而不亮底,凡事心裏都一清二楚,都跟明鏡兒似的,而表麵上顯得不知不懂不明不晰。
“聰明難,糊塗更難”,聰明是一種藝術,然而聰明過頭反而會招致不必要的損失,所謂“聰明反被聰明誤”即是此理。而裝傻卻不僅僅是一種藝術了,它更是一種真正的人生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