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香坊獨家首發
沅彙十一年,天大旱,京都以北無收。西承帝之近臣汝歆大奸,獻敗策於帝,強行征施北民之餘糧。帝從之,北地民不了聊生。
北地有智者篡曳,觀天象,紫薇隕,語西承朝必衰。
果,沅彙十三年,北地顏氏眀王起兵伐承。
同年,西承帝遣行旭大將軍趕赴北地鎮壓判軍。然,時朝廷宦官做亂,奸臣當道,顏氏一族民心所向,西承大敗。
沅彙十三年冬,顏軍南下,一舉攻下承朝數座城池。
沅彙十四年初春,顏眀王攻入帝都,擒西承帝,得國璽。不日,於太元殿登基,自封眀帝,改國號為顏。禮部擬定年號,太禧。
太禧一年,眀帝封原正妃,子雅墨璿為後,原王府側妃安氏、黎氏為妃,王府侍妾息氏為修儀。
息氏貌美,獲眀帝獨寵,太禧二年有孕。
太禧二年秋,息氏於旭煙宮偏殿內摔倒,後滑胎。帝大怒,聞時安妃正與息氏攀談,著令大理寺卿徹查息修儀流產一案。
太禧三年春,未果,案不了了之。
眀帝愧於息氏,故對其聖寵更盛。太禧三年深冬,其與子雅皇後同時有孕。
帝恐息氏此胎重倒複轍,特命宮人日夜不離照看。悲哉!縱是如此,息氏臨盆當夜血崩,母子均喪。帝追封息氏為端敬孝雲皇後,其子追封雉王。
幸其,皇後子雅氏誕下龍嗣。帝之寵臣鍾遜連名眾臣上書,望帝早日冊封儲君。帝不悅,含糊未答。
太禧四年,眀帝於七雲寺祭天,見老方丈與其暢談,後回宮,不顧眾臣反對立息氏殤子為儲。
其後七年,帝刻於帝業,圖治江山。
太禧十一年,黎妃誕下龍嗣,晉封宸妃。
太禧十三年,鍾遜再次連名朝中眾臣上奏,望帝廢除太子,改立皇後之子顏汐。時過多年,帝之心結已解,允可。
太禧十四年,正封太子顏汐。
汐太子聰慧,輔眀帝以理國事,帝欣之,多加臨幸其母。
太禧十六年,皇後子雅氏複有孕。子雅氏時已近四十,太醫秦以語其胎恐傷及母體,子雅氏忍痛將其打去。
太禧十九年,西北判亂,黎氏一族諸將立戰功還朝。鍾遜秘奏,黎氏勢力漸大,望帝斬其黨羽。帝念在黎宸妃多年伴駕,未理鍾遜之言。
太禧二十一年,帝封黎宸妃之子顏忴為純王。
太禧二十五年,帝重病,將國事全權交與太子顏汐處理。
太禧二十六年,汐太子聽從鍾遜之奏,瞞眀帝,將純王趕至嵌州封地。
太禧二十七年眀帝薨,同年初夏汐太子在子雅一黨及鍾遜擁簇之下登上皇位。
國號定為星月,己封雲帝,封上官羨為文宰相,黎氏之父黎正天為一品大將軍,鍾遜為吏部上書。尊其母子雅氏為東宮皇太後,宸妃黎氏及安妃為太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