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有子若此(1 / 2)

郭致遠等的就是錢夢皋這句話,大笑道:“我笑錢大人大禍臨頭尤不自知,我父子今日所受之苦,他日錢大人必加倍受之……”,郭致遠這倒並非完全胡說,因為曆史上在“妖書案”爆發幾年後錢夢皋確實倒黴了,在萬曆三十三年(即公元1605年)東林黨人時任吏部侍郎的楊時喬與左都禦史溫純等聯名彈劾錢夢皋,錢夢皋因此被謫貶,也算是遭了報應。

錢夢皋眼中寒光一閃,怒斥道:“無知小兒,我豈是你空口恫嚇能嚇倒的,你是想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嗎?……”。

郭致遠哈哈大笑道:“看來錢大人還真的是沒看透這件事背後的玄機啊,我給錢大人講一故事吧,說有一大戶人家,家中養有兩隻老虎一隻惡犬,這一山不容二虎,這兩隻老虎自是不停爭鬥,但這兩虎勢均力敵,誰也奈何不了誰,後來這隻惡犬投靠了其中一隻老虎,這隻老虎得了惡犬之助自然就占了上風,爭鬥中那隻惡犬偷襲把另一隻老虎咬傷了,後來這家主人知道了十分生氣,但又舍不得放棄任何一隻老虎,最後隻得把那隻惡犬給殺了!……”。

那牢頭和幾名錦衣衛見郭致遠這時候居然講起故事來了,都是一頭霧水,目瞪口呆地望著他,隻有郭正域和錢夢皋若有所思,郭致遠講的這故事雖然粗淺,卻暗含哲理,郭正域是又驚又喜,自己兒子什麼時候變得這麼睿智了,居然學會借故事暗諷了。

錢夢皋這時也醒過神來,郭致遠這分明是罵自己是狗啊!惱羞成怒道:“小子找死!死到臨頭還敢諷刺我,莫非以為我真不敢殺了你嗎?!……”。

郭致遠搖了搖頭笑道:“本以為錢大人是聰明人,為什麼一定要我把話說透呢,這妖書案,表麵上是國本之爭,其實也是以沈相為首的浙黨與以沈閣老為首的東林黨(注1)之爭,妖書中,沈相與次輔朱大人皆被點名,而獨有沈閣老不在其列,如今沈相以退為進,先主動請辭,又告病在家避嫌,沈閣老一人主持朝中大局,沈相自不甘心,才與錢大人定下這借刀殺人之計,讓錢大人你上疏彈劾我爹,因為我爹正是沈閣老的得意門生,若是我爹受不了刑訊逼供,承認妖書案是他所為,沈閣老勢必脫不了幹係,隻能辭官告老還鄉,則沈相反而成了最大的受益者!……”。(注:沈相指沈一貫,時任內閣首輔,沈閣老指沈鯉,時任內閣次輔。)

郭致遠此言一出,眾人皆大驚失色,郭正域滿臉不敢置信地望著兒子,這還是自己那個隻知道吃喝玩樂的紈絝兒子嗎?對朝中大局看得如此透徹,一言就點出了“妖書案”的本質,就是那些在官場浸淫多年的老麻雀都未必有這份見識,兒子的驚豔表現自然讓郭致遠喜出望外,但同時也為兒子深深地捏了一把汗,這政治鬥爭是何等殘酷,郭致遠當著錢夢皋戳破沈一貫和他的陰謀,必定會徹底激怒錢夢皋。

果然錢夢皋臉色大變,眼中殺機迸現,陰狠狠地道:“黃口小兒,飯可以多吃,話可不能亂說,需知禍從口出,誣陷中傷當朝首輔,可是抄家滅族之罪!……”。

郭致遠哈哈大笑道:“錢大人且聽我說完再發怒不遲,沈相與錢大人定下這借刀之計雖妙,但連我這懵懂小兒都能看破,難道當今聖上與朝中諸大臣會看不破嗎?且我爹乃太子講官,深得太子信任,太子又豈會眼見我父身陷囹圄而不理呢?到時沈相與錢大人拿不出我爹涉案的切實證據,進退兩難,總要給個交代,沈相位高權重,或可自保無虞,錢大人隻怕就沒那麼好運了!……”。

這一番話如一盆冷水當頭潑下,自以為得計的錢夢皋也如夢初醒,如墜冰窟,心涼了半截,臉上陰晴不定,郭致遠知道自己的話已經讓錢夢皋有所動搖了,趕緊趁熱打鐵道:“錢大人還記得我剛才講的那個故事嗎?或許錢大人不願意承認,但以錢大人此時在朝中的地位,與那隻惡犬可有何差別?那隻惡犬因何而死?就是因為他沒有搞清楚誰才是他真正的主人,能夠決定他命運的不是那隻老虎而是那大戶人家的家主啊!妖書案牽涉國本之爭,當今聖上震怒,我要是錢大人,一定選擇明哲保身,而不是火中取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