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徐光啟的一生也極具傳奇色彩,他十九歲即中秀才,被譽為神童才子,後因家境貧窮,徐光啟開始四處教書為生,加之連年自然災害,他參加舉人考試又屢試不中,讓他窮困潦倒,顛破流離,直到萬曆三十二年(1604),徐光啟才考中進士,這時他已43歲,而徐光啟並沒有因此頹廢,他抓住了這唯一施展才華的機會,最後官至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內閣次輔,在曆史上寫下了屬於自己的光輝一頁!
現在是萬曆三十一年(1603),徐光啟還沒有中進士,也正是他人生中最灰暗最貧困潦倒的時候,郭致遠望著徐光啟就兩眼放光了,已經錯過了一個趙士禎,這次無論如何不能把徐光啟給放跑了!
徐光啟見郭致遠定定地望著自己,兩眼放光,就皺了皺眉頭,再聯想起市井中關於這位郭公子的傳聞,說這位郭公子之前隻會胡作非為,調戲民女,這次不知怎麼轉了性,該不會這郭公子轉了性之後突然有了斷袖之癖吧?!徐光啟心裏好一陣惡寒,本來對郭致遠還算可以的第一印象一下子差了許多!
郭致遠見徐光啟皺起了眉頭,也連忙提醒自己不能表現得太熱切了,要是把這位不世奇才給嚇跑了自己可就抓瞎了,連忙強壓心頭的激動,躬身回禮,恭謹道:“徐先生大才,致遠久仰了,今日一見,實乃三生有幸,正要向先生請教,請先生到書房敘話……”。
說著又急忙對站在門口的王喜大喊道:“王喜,趕緊上茶,上好茶!……”。
徐光啟眉頭皺得更緊了,他不過是一介屢試不中窮困潦倒的書生,哪裏稱得上“久仰”,至於“三生有幸”就更誇張了,這位郭公子連客套話都不會說,也太草包了吧,而他異乎尋常的熱情態度也讓徐光啟多了幾分警惕,正所謂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這位郭公子肯定沒安什麼好心!
三人來到書房,郭正域趁徐光啟不注意,拉了拉郭致遠的衣袖,在他耳邊壓低嗓門道:“遠兒,這位徐先生是同僚舉薦給我的,確有大才,隻是時運不濟,才會懷才不遇,你這次去上任,公務繁雜,你之前又毫無從政經驗,身邊很需要這樣一人幫你處理政務,隻是有才之人多恃才傲物,如何把握可就全在於你了哦!……”。
郭致遠差點要大喊便宜老爹萬歲了,都說父子同心,便宜老爹對自己真是沒話說,把這樣的人才留給了自己,就會意地朝郭正域眨眨眼,做了個心神領會的手勢。
三人來到書房中坐定,王喜把茶水上了上來,郭正域喝了一口茶就站了起來,對徐光啟笑道:“徐先生,你且在此安坐,讓遠兒陪你敘話,老夫尚有些公務要處理,就少陪了……”說完就拱拱手轉身離開了。
徐光啟本是衝著郭正域來的,如今郭正域卻離開了,心裏就有些失落,卻又不好馬上起身離開,隻能有一搭沒一搭地陪著郭致遠閑聊,雖然禮數上還算客氣,卻能很明顯地感受到那彬彬有禮背後的冷淡,書房內的氣氛也有些尷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