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經常有人怨氣衝天。所謂怨氣是抱怨或怨恨之氣,多因一些自以為不順心的事而生。生怨氣的對象多是自己的家人、上司、同事或其他人。要知道,常常抱怨是半點益處也沒有的,因為靠生怨氣發牢騷,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而且還有損健康。心中裝滿怨氣,今天怪這個,明天怨那個,讓這種消極情緒經常困擾著自己,這是在破壞自身的心理平衡,渙散自己的意誌和進取心,進而還會引起機體生理功能的降低或紊亂。
盡管如此,有些女人已經習慣了抱怨,生活中的一切都可能引起她的不滿和抱怨。對這樣的女人來說,抱怨是一件隨時都可能發生的事。比如,抱怨自己的老公沒有本事;抱怨自己的孩子沒有出息;抱怨自己的人生太失敗;抱怨自己過得不幸福;早上起床晚了會抱怨又要扣工資了;走在路上與別人相撞抱怨別人沒長眼睛;對麵走過的同事沒有給她打招呼抱怨別人對她有意見;喝水時嗆著了抱怨自己倒黴;下班了領導要開會抱怨占用私人時間,等等。習慣抱怨的女人總會說生活很累,因為她每天被怨氣困擾著,怎麼能輕鬆起來呢?
抱怨生活,抱怨別人,甚至抱怨自己,這些抱怨有時具有極強的破壞性。生活從來不是完美的,因此,沒有一種生活會令我們完全滿意。如果一個人養成了抱怨的習慣,那就像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於人無益,於已不利。這時,生活就成了牢籠一般,處處不順,處處不滿,因為怨言似利劍,能夠紮傷自己和他人,甚至會破壞自己的幸福。
托爾斯泰的夫人總愛抱怨,結果呢?
托爾斯泰夫人去世前,才發現抱怨給愛人帶來的傷害,可惜已經太晚了。她在去世前對她的女兒說:“你們父親的死是因為我造成的。”她的女兒們都痛哭起來,她們知道母親說的是實話,是母親用不斷的抱怨、永久的批評和無休止的嘮叨將父親害死的。
從情感方麵說,托爾斯泰的人生悲劇是他的婚姻。托爾斯泰夫人喜歡奢侈,渴求名譽和社會的稱讚,乞求金錢與財富,而托爾斯泰追求簡樸,淡泊名利,視財富為罪惡。多年以來,托爾斯泰夫人常常抱怨丈夫,因為托爾斯泰堅持要放棄他的書籍出版權,不收任何版稅,而她要那些書籍所能產生的金錢。當遭到丈夫的反對時,她就發狂地抱怨,甚至躺在地上打滾,並拿一瓶鴉片放在嘴邊,揚言要自殺,還恫嚇要跳井……
最後,82歲的托爾斯泰再也無法忍受妻子的抱怨,在1910年10月的一個雪夜中,從家庭裏逃了出來,在寒冷黑暗中漫無目標地走著。11天後,他患了肺病,死在了一個車站。他臨死前還請求不要他的妻子到他的麵前來看他。
這就是托爾斯泰夫人為自己發狂的抱怨所付出的代價。
以上這個事例告訴我們:總是抱怨不但於事無補,有時還會使事情變得更加糟糕。托爾斯泰夫人愛抱怨,結果呢?不但氣死了自己的丈夫,也破壞了自己的幸福。其實,生活中的不如意並不能因為抱怨而改變,抱怨有時還會紮傷你最親最近的人,讓他們和你一起生活在沮喪的情緒中,試想,這並不是每一個愛抱怨的人的初衷吧?
抱怨就像毒蛇的毒汁一樣,永遠侵蝕著你周圍人的生命。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碰到不如意的事情,偶爾抱怨一次發泄一下心中的悶氣可以放鬆心情,但任何事都不能過分,因為人一旦抱怨起來情緒總是難以自控,總是傷人傷己,覆水難收。
要記住,抱怨永遠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你完全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更好的辦法,而不應總是吊死在“抱怨”這一棵樹上。麵對生活中、工作中的各種問題和煩惱,隻會抱怨的女人常常隻能在原地徘徊,自以為是地咒罵眼前的“陰暗”,卻不知道那“陰暗”正是自己的影子。而努力去改變的女人,總能用智慧發現美好,使本將是無奈的人生過得精彩。
戴爾?卡內基說:“抱怨會讓我們陷入一種負麵的生活、工作態度中,常常在他人身上找缺點,包括最親密的人。不抱怨的人一定是最快樂的人,沒有抱怨的世界一定最令人向往。”所以,如果你不喜歡一件事,就改變那件事;如果無法改變,就改變自己的態度!
因此,無論現實是怎樣的,我們都不應該抱怨,而是依靠自己的努力來改變現狀,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幸福的人生就是盡量少抱怨,經過自己的努力遠離抱怨,用心做好每件事,和衷共濟,與人為善,並學會排遣、調整好自己的情緒。
“幸福密碼”
智慧的人生是沒有抱怨的人生。一個女人,有了怨氣的時候要懂得釋放怨氣、平息怨氣。釋放、平息抱怨的辦法有很多,比如,可以和你所要抱怨的人坦誠地溝通一下,找找問題到底出在哪裏,是不是都有不對的地方,看能否達成共識。如果問題很複雜,一時糾纏不清,難以解決,不如先放一放,要知道“水流百步自然清”。如果你確信自己是對的,事情本身又不能拖,你最好通過正常的途徑來解決,但謹記一定不要抱怨。